海外網評:以茶為媒,講好新時代中國非遺故事

編輯:王瑞穎|2022-12-01 16:43:14|來源:海外網

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中國色彩”。

 

這十年,不只茶文化,中國很多非遺文化在世界舞臺上閃耀光芒。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驚艷世界,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期間,蹴鞠通過多種形式亮相卡塔爾,向世界各地球迷講述中國蹴鞠文化的故事;“中醫針灸”“藏醫藥浴法”“太極拳”等項目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提供中國智慧……截至8月24日,中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56個民族都有項目位列其中。各類豐富的非遺資源,成為展示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內容。中國是茶的故鄉。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採茶、制茶和飲茶,併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此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迎來“高光時刻”,彰顯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事實上,不僅中國人民愛茶,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等將茶傳播到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喜愛。東帝汶駐華大使阿布朗·多斯·桑托斯曾在福州體驗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多彩,大紅袍、茉莉花茶讓他讚不絕口,滋味鮮爽的白茶更讓他印象深刻。馬裡駐華大使迪迪埃·達科對中國茶文化頗有研究,他表示中國茶種類繁多,馬裡人愛喝的綠珠茶主要進口自中國浙江和安徽,“中國茶葉廣受歡迎”。以茶為媒,中國與世界人民愈加相知相交。

 

這十年,中國非遺進一步“活起來”甚至“潮”起來,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2012年以來,中國共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35萬餘場次,海內外民眾得以走近非遺、體驗非遺、品味非遺、愛上非遺。社交媒體上古老非遺項目頻頻“破圈”,就是非遺“潮”起來的生動縮影。例如,截至2021年10月,入駐快手短視頻平臺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覆蓋率達97.9%,有超過5847萬位非遺創作者在該平臺生産內容,非遺相關視頻總播放量達4688億,點讚量達109.5億。95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郎派面塑藝術傳承人郎佳子彧,將面塑這門老手藝玩出新花樣,推出了大量“國潮”文創産品,成為短視頻平臺上炙手可熱的“網紅”。“國潮”助力古老非遺更好連接現代,飛入尋常百姓的煙火生活,不斷迸發新的活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更多人所認知、了解和喜愛。

 

隨著“非遺熱”持續升溫,將有更多非遺文化“破壁出圈”,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炫目的光彩。(海外網 欒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