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重要訪問,要對美西方説四個“不”

剛剛,中國最高領導人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明知西方國家會拿這次訪問做文章,對華開展新一波輿論攻勢,但咱們領導人還是去了。

 

這是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

 

中俄交往光明磊落,不看別人臉色。中俄交好意義重大,不受別人干擾。

 

看外交部發言人對訪問的定調,除了大家意料之中的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外,還有個非同尋常的“和平之旅”。在俄烏衝突面臨劇烈升級的當下,“和平之旅”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

 

既然這次訪問的意義這麼特殊,當然更要去了。

 

西方國家其實很怕中國領導人去俄羅斯,已經坐不住了。

 

對美西方,中國要説四個“不”。

 

一、不要對主權國家的正常交往説三道四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邊境線長達4300公里。一個是人口最多的經濟大國,一個是面積最大的軍事強國,這樣的兩個國家如果關係不好,可以想像後果有多嚴重。

 

中俄關係已經走過70多年的風風雨雨,睦鄰友好合作不斷深入。

 

從中俄關係的定位變化,就能明白什麼叫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992年,中俄宣佈相互視為“友好國家”,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11年提升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19年再度提升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兩個國家越走越近,需要領導人常常走動。2013年以來,中俄最高領導人會面40次,中國最高領導人8次到訪俄羅斯。

 

不管這個世界怎麼變化,也不管美西方喜不喜歡,中俄關係都應該保持自己的定力和節奏,兩國的正常交往不應該中斷。有沒有烏克蘭危機,中國領導人都是要去訪俄的。

 

二、不要將中俄關係與美國的盟友小圈子相提並論

 

歷史上,中蘇曾經結盟。但中俄始終沒有結盟,因為時代變了。

 

冷戰後的中俄關係能夠穩步前進,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這一原則的指引。在2001年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這一原則就明確下來。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結伴不結盟是中國外交的務實理性之選,符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而美國固守冷戰思維,拉攏一派孤立另一派,不僅組建了多種盟友關係,還拼湊了各類小圈子。

 

中俄關係不針對第三方,這與美國跟盟友的關係有本質區別。中俄並不是盟友,美西方動輒把中俄捆綁在一起毫無道理。

 

三、不要破壞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勸和促談的努力

 

戰爭沒有贏家,俄烏再打下去只會造成更多生靈涂炭。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但並未事不關己高高挂起,而是積極努力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在俄烏衝突一週年當天,中國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表明瞭勸和促談的善意和決心,但美西方卻對其百般詆毀,稱其偏袒俄羅斯且沒有實質意義。近期,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與中國外長秦剛通話中稱讚這份文件體現了推動停火止戰的誠意,西方媒體對此集體沉默。

 

中國最近幫助伊朗沙特這兩個中東宿敵成功復交,在國際社會引來一波波讚譽的同時,也讓美國很是羨慕嫉妒恨。美國現在很擔心,烏克蘭問題會以同樣的方式獲得轉圜。

 

其實,美西方不想看到任何人來調停俄烏衝突,內心戲是俄烏衝突不能這麼快結束,俄羅斯還沒垮呢。

 

我們看到,美西方不斷突破對烏克蘭軍援上限,連戰鬥機都提上日程了。美西方説不定還在勸説烏克蘭不要接受中方的調解,並且拿終止援助來威脅。

 

西方人常常把和平挂在嘴邊,甚至還專門設立獎項,用來評價他們的和平。但是,如果心中真的嚮往和平,美西方就應該好好研讀中方的和平方案,好好配合中方的促和努力。

 

四、不要再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攻擊制裁中國

 

美國手握軍事金融科技輿論霸權,抹黑圍堵打壓中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俄烏衝突只不過是美國手中又一張“遏華牌”而已。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發現了一個一石二鳥的機會,立刻將中俄捆綁,貼上“威權國家”“邪惡軸心”等標簽,企圖敗壞中國形象,挑撥離間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美國還以疑似支持俄羅斯為由,制裁一些中國企業。

 

近期,西方媒體炒作所謂中國對俄羅斯軍援,説法變來變去,自己打臉。先説中國要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後説”軍民兩用”,再後來又説這些都沒證據。

 

俄烏衝突到了關鍵期,和平也許就在轉角處。美國正兩眼放著光,握緊手中的制裁大棒,尋找更多的圍獵對象。

 

中國怕嗎?中國當然不怕,正義的力量當然不怕。

 

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對華制裁打壓,只會令自己更加失道寡助。

 

世人會看到,一個霸權不斷衰落的帝國是如何喪心病狂,而一個追求和平發展的負責任大國是如何孜孜以求。

 

(讀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