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

編輯:母曼曄|2023-01-19 10:11:13|來源:新華社

“雖然平時可以和父母視頻聊天,但始終希望能摸摸他們的手。”時隔近3年,68歲的香港市民高越再次跨過深圳河——這一次,他探望父母,回家過年。

 

回家過年

1月7日,香港市民高越(右)和妻子羅建華展示給父母準備的年貨。 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1月5日下午,當香港和內地逐步恢復人員正常往來的消息傳來,高越和妻子羅建華激動相擁。

 

當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介紹有關細節安排:香港與內地通關的首階段將從1月8日起開始實施,每日最多可有6萬港人經海、陸、空口岸北上進入內地,無需隔離檢疫。

 

高越看完發佈會,隨後上網“搶”過關名額。“我們下午6點左右進網站,發現第一天的已被搶光,只搶到了9日的名額。”高越説,雖然晚了一天,但也覺得很幸運。

 

高越是華僑後代,26歲時和妻子移居香港。高越的父母已90歲,居住在深圳。近3年他們一直未能回去看望,倍加掛念。

 

“通關是最好的新年禮物。”高越説,這裡有國家對香港的關懷,也有特區政府的努力安排,他對此很感激。

 

回家過年

1月9日,香港市民高越(左)和妻子羅建華拉著行李箱,準備過關回家過年。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很多街坊內心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期待疫情趕緊過去,社會儘快復常,大家也願意為此努力。”高越和身邊的朋友們都很自覺地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嚴格遵守特區政府的防疫規定。

 

去年春節前後,香港疫情形勢嚴峻,高越夫婦還熱心地給確診街坊送退燒藥和快速測試劑,並代買生活用品等,共克時艱。而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援港抗疫也給他留下深刻記憶。

 

高越後來也感染了,在家隔離多日。“是祖國和社區街坊的支持,讓我平安渡過。”他説。

 

出發回廣東前,高越夫婦非常興奮。這幾天,夫妻倆都在準備和採買看望老人的年貨,海參、臘腸、黑豆、開心果……已經塞滿了兩大拉桿箱。

 

“這次回去,要陪老人多住一段時間,好好過個春節!”高越夫婦滿懷期待。“我們還要去看一些名勝古跡。祖國地大物博,有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文化歷史。”高越説,疫情之前他們每年回內地四五次,至今已去過十余個省(區、市)。

 

他們時常回憶那些地方的山水人文,經常在家裏翻看照片和視頻,平時也一直留意內地新聞。今年春節的內地之行,他們將先到廣東,然後再去羅建華老家湖南,看望親人,並探訪名勝。

 

回家過年

1月9日,香港市民高越(右)和妻子羅建華拉著行李箱,準備過關回家過年。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通關之後,往來方便了。我們心裏已有很多計劃,一步步來,一年年來。”高越説,下一次再回內地,他們計劃去敦煌和泰山,以及小時候生活過的北京。

 

“年輕的時候我很喜歡到國外旅遊,但年紀越大,我越覺得祖國大好河山美,越覺得有吸引力。”每到一個地方,高越聽著導遊講當地歷史,心裏也會産生共鳴,“這種感覺,其他地方給予不了”。

 

“我們這麼做也是希望能更多地貢獻香港社會。”高越説,香港同胞加深對內地的認識,可以促進交流和融合發展。出於對香港的感情,自己也很想盡一點力。平時,在小區裏,夫妻兩人經常向街坊“圖説”內地,介紹內地歷史文化和最新發展。

 

就在回內地前一天,羅建華還到小區附近的學校,給社區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回歸25載”填色及貼圖設計比賽頒獎典禮當義工。

 

“香港是塊福地,是我定居的地方,我希望香港越來越好。”高越説,這幾年香港經濟低迷,但那只是暫時的。因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何況現在還有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大舞臺,未來潛力無限。

 

回家的日子終於來了。1月9日11時左右,高越夫妻倆拉著行李箱抵達落馬洲口岸。排隊過關的隊伍不算長,大家臉上都帶著笑意。

 

隨著春節臨近,香港市民經陸路口岸前往內地的需求更加殷切,過關人流如織。特區政府的網上預約系統資料顯示,1月18日至21日的名額已將近約滿。香港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溝通協調後,決定上調1月18日至21日(臘月二十七至三十)這四日的通關配額,將指定陸路口岸的每日單向總人數安排由50000人提升至65000人。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 蘇萬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