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聯合考古:秉承絲路精神 探尋絲路明珠

編輯:母曼曄|2023-02-28 10:59:03|來源:人民日報

中烏聯合考古:秉承絲路精神  探尋絲路明珠

中烏聯合考古:秉承絲路精神  探尋絲路明珠

中烏聯合考古:秉承絲路精神  探尋絲路明珠

中烏聯合考古:秉承絲路精神  探尋絲路明珠

圖片由上至下依次為:

明鐵佩古城遺址內城作坊區一角;

遺址出土的紅陶罐;

遺址出土的紅陶缽;

遺址出土的穿孔瑪瑙飾件。

圖片均由劉濤提供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烏茲別克斯坦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也是東西文明交匯融通的重要節點。費爾幹納盆地地處錫爾河上游,水草豐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自秦漢時期,中國古代文獻就已記錄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坐落於此的明鐵佩古城遺址,更是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

 

自2012年起,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考古學家組成聯合考古隊,先後對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明鐵佩古城遺址進行了8次考古發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重新定位了明鐵佩古城在費爾幹納盆地及古代中亞歷史上的地位。2016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和“扎洪”通訊社網站發表題為《譜寫中烏友好新華章》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西北大學等單位積極同烏方開展聯合考古和古跡修復工作,為恢復絲綢之路歷史風貌作出了重要努力。”今年,中烏聯合考古工作進入新階段,中方計劃于5月訪烏,就下一階段工作計劃與烏方進行深入探討與合作。

 

“天馬行空”,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在歷史上,天馬被稱為“汗血寶馬”。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了天馬的故鄉,那裏被稱為“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一般認為,大宛就在今天的費爾幹納盆地一帶。

 

西元前128年左右,張騫奉漢武帝之命抵達中亞腹地,見到大宛國王。大宛久聞漢朝富饒,欲通不得,見漢使來到,深表歡迎,這是中國史籍中第一次出現有關大宛的記載。西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烏孫,同時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國進行外交活動。張騫鑿空西域後,除商貿外來,大宛與西域諸國紛紛遣使來漢,相互接觸愈發頻繁。

 

張騫出使西域時,見到大宛已擁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文明,居民定居在城墻環繞的都市中,以農耕為業。《史記·大宛列傳》詳細記載了該國“有城郭屋室。其屬邑大小七十餘城,眾可數十萬”的生活情景。實際上,西元前約2000年,費爾幹納盆地內就已經産生以灌溉農業為代表的經濟社會文化,並留下眾多古城遺址。

 

據不完全統計,盆地內的古城遺址有20余處,規模不等、形制不一,時代跨度大、文化面貌多樣,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位於盆地南緣的明鐵佩古城,地面上可見長方形城圈,東西長約500米,南北約800米,城墻上附設有巨大馬面,城內還有多處高大夯土臺基。很多學者認為,這座城即大宛王都,但也有學者因城址規模不大而持否定意見。

 

在對盆地內的城址進行系統調查後,中烏聯合考古隊決定將工作重點放在對明鐵佩古城遺址的發掘上。

 

2012年,中烏聯合考古隊對明鐵佩遺址開始系統考古工作。我們秉承中國考古學者在國內大遺址考古、城址考古的系統理念,首先進行城址現狀、地形地貌的全面測繪,完成大比例向量化數字地圖,形成可覆蓋全城的數字化平臺,為此後調查、勘探、發掘工作精確測繪與成圖奠定基礎。其次從調查、勘探、試掘地面尚存古城墻、主要建築基址等方面入手,逐步深入了解該城址文化層堆積情況,特別是明晰了古城在使用時期的古地面情況,進而從地層上分清早于古城的地層、與古城同時期的地層,以及晚于古城的地層。第三是從已知地面遺跡向城址未知區域推進,以全方位研究城址為目的,勘探、發掘今地表已沒有跡象的城墻、城門、道路、水系以及各類與古城活動相關的遺存等。

 

通過中烏兩國學者的共同努力,聯合考古工作重新揭示了明鐵佩古城遺址的真實面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外城的發現。明鐵佩古城內城圈面積僅約0.5平方公里,而新發現的外城由四面城墻合圍而成,東西最大寬度達1300米,南北最大有2100米,總面積達2.8平方公里。內城和外城形成兩重城圈,共存使用。這一發現,不僅重新確定了明鐵佩古城的具體規模,也確認其為同時期盆地內面積最大的古城。除此以外,明鐵佩古城具有功能完善的城墻、城門、馬面等城防設施,城內外有規模宏大的大型建築和道路系統,也擁有建築格局清晰、功能完備的手工業作坊,城外發現的墓葬區則進一步擴大了古城的文化內涵。這些都表明明鐵佩古城等級較高,城市功能完備,是這一時期、這一區域內的中心城址,極有可能就是當時的大宛國都。

 

中烏學者在明鐵佩古城取得的重要考古發現,使國際中亞考古學界重新認識了這一遺址,並重新定位了明鐵佩古城的歷史地位。作為古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人文景觀之一,城址是時代文明及物質文化的直觀體現。從明鐵佩古城的考古發掘中,可以看到大量土著化的文化因素,但墓葬出土的有柄銅鏡、長方形城圈等,也體現出北方和東方文化對當地影響頗深,反映出當時大宛王國及費爾幹納盆地內城市與中國等展開經貿往來、文化共融發展的絲路繁榮圖景。

 

明鐵佩遺址考古合作是我國目前發掘規模最大的涉外考古發掘項目。當前,在烏境內有10多個國家的30余支國際考古隊正在開展工作,其中中烏學者在明鐵佩遺址的合作發掘,是僅有的在盆地內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該遺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發掘工作。

 

發掘工作採用聯合組隊、分片負責的方式。中方與烏方首先按照各自工作思路、理念和方法,選擇不同發掘點,分別展開工作。同時,雙方考古隊又在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友好氣氛中充分闡述各自見解,合力推進工作進展。

 

在國內開展的發掘工作中,洛陽鏟鑽探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技術方法。此前中亞地區的考古發掘方法,一般只針對地面可見的遺跡,通過洛陽鏟鑽探,能夠發現很多地面以下看不見的遺跡。開展鑽探工作伊始,烏方學者對此還存有疑慮。但在對一號臺基西南角的發掘中,我們通過勘探,準確了解到地面上看不見的位置,僅用一個2米見方的探溝,就把相關遺跡準確地發掘出來。由此,烏方學者不僅打消了對洛陽鏟的疑慮,“鑽探”也成為烏茲別克斯坦考古學中的一個新詞彙。

 

通過明鐵佩古城的合作考古,我們培養出一支由烏茲別克斯坦人組成的鑽探隊。經過培訓,他們逐漸掌握了洛陽鏟的操作技術,收穫了新的職業技能。洛陽鏟,這種最具中國特色的考古技術和工具,開始更多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自張騫鑿空西域以來,大宛的汗血寶馬、苜蓿、葡萄等西域名産傳入中國,漢武帝因之賦《西極天馬歌》以示慶賀。我國的絲綢、紙張,以及先進的鑿井、冶鐵、養蠶技術等也經由大宛等中亞各國逐漸傳至歐洲,對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烏明鐵佩遺址考古合作項目是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秉承絲路精神深化友好交往的實踐。在探尋大宛國都的漫漫歷程中,中烏聯合考古隊隊員結下深厚友誼,譜寫出共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新篇章。

 

(劉濤 中烏聯合考古隊中方執行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