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鎮擁抱海南自貿港新機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前不久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致辭中,以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海南文昌市鋪前鎮的木欄頭燈塔為喻説,“這座燈塔指引船隻駛向安全的港灣,也啟迪著全球政策制定者直面時代挑戰、破浪前行”,她敦促各國循著“團結、合作”之光,引領全球經濟突破困境、勇毅前行。
格奧爾基耶娃女士口中的木欄頭燈塔聳立於海南島的東北角,塔高88米,被譽為“亞洲第一燈塔”。這座白色圓柱形燈塔不僅是船隻進出瓊州海峽的重要航標,也見證著古鎮鋪前的歲月變遷、滄海桑田:
眺海相望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完成,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如虎添翼;連接海口與文昌的海文大橋建成通車,鋪前鎮進入與省會“同城化”時代;環島旅遊公路連山接海,古鎮風景名勝大步“走出深閨”;往來的國際船舶日漸增多,呈現出“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壯闊盛景。
搶抓自貿港機遇乘勢而上
鋪前鎮位於海南省東北部的文昌市,三面環海,轄區面積134.7平方公里,人口近5萬,是海南四大古鎮之一。
早在明代,這裡就已成為商船雲集的繁華商埠,也是海南島貨物與人員出洋的海陸要衝。瓊北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東走西走,不如鋪前和海口。”昔日鋪前的經濟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時空斗轉星移,中央經略南海。2018年4月13日,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並著力將其打造成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
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古鎮鋪前正逢其時乘勢而上。鋪前鎮黨委書記邢益致説:“自貿港建設5年來,鋪前鎮緊緊把握髮展機遇期,進入了提速發展的快車道。”
5年來,當地高速公路、旅遊公路、跨海大橋、天然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全面升級。2019年開通的海文大橋將鋪前到海口的車程從1個半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地標。
“未來我們既可依託文昌國際航天城發展的優勢,又可承接海口省城經濟外溢的紅利。‘航天城+省城’的雙城效應,為鋪前鎮的未來鋪陳了一條前景可期的康莊大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邢益致説。
海南省委書記馮飛表示,5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到“進展明顯”再到“蓬勃興起”,進入到成型起勢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體平穩、品質趨好、優勢累積的良好局面;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産業和種業、深海、航空三個未來産業加快發展。
按照部署,鋪前鎮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速發展現代漁業、旅遊業、高效農業等産業,不斷推動全鎮産業轉型升級。
鋪前海岸線長達49.5公里,有5個天然港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木蘭灣、騎樓老街、海底村莊遺址、百年老宅、環島旅遊公路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引人入勝。
鎮長韓壯疇説,當地正積極利用環島旅遊公路、文昌國際航天城、國際旅遊島等眾多利好,建設打卡點、集散地、民宿等基礎設施,打造“濱海旅遊小鎮”。
中心漁港建設如火如荼
從海文大橋俯瞰,一側是熱鬧非凡的鋪前港,捕魚回港的漁民、魚市攤主、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販和當地居民熙來攘往;另一側則是海南自貿港大型項目之一——鋪前中心漁港,施工現場如火如荼。
47歲的楊建玲是鋪漁村漁民,在鋪前港經營一個海産品檔口。“船上生、船上長”是楊建玲兒時生活的記憶。“祖輩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我們離不開大海。”她説。10年前,楊建玲逐漸從捕魚轉向收魚,兩個兒子延續家族傳統出海捕魚。
“以前賣魚最遠到海口。現在物流發達了、交通便利了、保鮮技術也提高了,魚能賣到浙江、福建一帶,行情好的時候大家要‘搶貨’。”她説。
楊建玲或許還不知道幾公里外在建的中心漁港對她和當地人即將産生怎樣的影響,但她已經切身感受到自貿港建設帶來的好處。“我們都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受益者。這兩年遊客越來越多,魚賣出好價格,我們收入也更高了。”她説。
在中心漁港施工現場,起重機、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機聲轟鳴,運輸車穿梭不停,3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新漁港的整體面積217.3公頃,預計投資約100億元,建成後可以停靠800艘船舶,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海南文昌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心漁港代管項目負責人吳坤鴻説,項目建設採取了綠色、循環的施工辦法,施工過程中的海水進入納泥區後經過沉澱池、防污簾將雜質過濾乾淨,再排入海中,盡可能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鋪前鎮常務副鎮長陳文旺説,漁港將集漁船停泊、漁貨裝卸、物資補給、水産品加工、漁貿交易、漁業研發、休閒漁業等功能于一體,形成集現代化漁港、漁獲交易市場、數據産業園區和特色小鎮為一體的綜合經濟區。
海南全島2025年實現封關運作後,國際上的商品、船隻、貨物等可以自由進出海南。“未來,鋪前中心漁港也會承接來自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漁獲,著力打造亞洲高端漁獲倉儲、加工、研發基地,真正把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紅利落到實處。”陳文旺説。
“綠色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自貿港建設帶動鋪前鎮傳統的漁業、農業等生産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板栗紅薯等特色農産品種植基地迅速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康養等綠色生態産業逐步興起。
在“綠浪”涌動的紅薯種植園附近,記者偶遇不少專程從海口驅車前來購買板栗紅薯的遊客。顏色鮮亮的紅薯香甜粉糯,接近板栗的口感,風味獨特,同時,又與其他産地的紅薯錯開收穫季節,因而不愁銷路。
海南文昌木蘭灣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吳忠説,自貿港建設5年來,對農業的利好政策不斷推出,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便捷的物流和運輸條件帶動紅薯成為農民增收的大産業。“村民不再需要到大城市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
該公司今年紅薯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産量預計可達420萬斤,産值1500萬元。旺季每天用工達100人,每人每天收入160元左右。紅薯地裏,采收機來回穿梭,工人們將采收後的果實分揀成特級果、中小果等十幾個種類,經過稱重、包裝等流程後,銷往全國各地。
“目前我們的紅薯已經進入香港市場,我很期待自貿港建設給海南農業帶來更多機遇,通過外貿等渠道讓高品質的農産品走向世界。”他説。得益於當地政府的支持,吳忠計劃繼續擴大紅薯産業,帶動更多農民搭上鄉村振興的“快車”。
在鋪前村落裏,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村居環境越來越整潔,而不同時期修建的房屋保存著獨特的漁村記憶:有被當地人稱為“浮腳樓”的簡易棚屋,這曾經是常年漂泊海上的漁民歇腳之處,現多用來存放雜物;有低矮的框架平房,這曾是漁民上岸定居後的早期住所;更多的是近年來修建的三四層磚石房,寬敞明亮,有的還有獨立的小院。
沿街走過,只見不少漁民坐在家門口製作、整理釣魚線,嫺熟地將長長的釣魚線打上一個個結,挂上魚鉤,生活忙碌而充實。鋪前鎮黨委委員韓春艷説,這三代漁民房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是當地人美好生活的注腳,也讓“鄉愁”有了寄託。
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力度加大
行走鋪前,古鎮的多處歷史文化遺存在保護中得到傳承。
具有百餘年曆史的勝利老街是當地地標之一,176座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坐落于老街兩側。據統計,清代和民國時,每年從鋪前闖南洋的海南人多達10萬,去往越南、泰國等國家。據鎮政府統計,鋪前籍華僑華人約有4.7萬人。老街的騎樓建築就是“下南洋”的人返鄉修建的。
近年來,當地政府已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對老街進行規劃設計、修復、整治和改造。
77歲的林道芳仍然居住在曾祖父建造的百年老宅之中。精緻的木雕門、彩紋的地板磚、屋檐下的精美壁畫,寄託著主人期盼葉落歸根的情懷。林道芳説,房屋建造耗時3年,有的石料和木料是直接從越南用船運過來的。老屋面朝大海,在綠水青山中無聲訴説著歷史。“希望家鄉發展能進一步推動老屋得到更好的保護。”他説。
78歲的鐘業椿曾經居住在其中一間老屋,後來兒子去海口等地工作,他將房屋出租給親戚售賣魚膠等海産品。“近些年鎮上發展很快,老百姓受益很大。希望封關後鎮上能有更多的遊客,店舖的生意越來越好。”他説。
離勝利老街不遠的溪北書院則是海南島保存最完整的大規模清代建築群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893年。書院旁邊的文北中學裏,有近800名學生就讀。文北中學副校長沈文略説,自己1991年初中畢業時,書院二樓還是學校圖書館,大家經常來此借書。
沈文略説,這幾年書院保護力度很大,前期已投入約2000萬元進行修復,後期還將打造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同時配合全域旅遊發展,吸引更多遊客。“這是爺爺奶奶那輩人修建的房子,我們這一輩有責任把他們保護好、利用好,傳承下去。”
“自貿港建設不僅帶動了經濟增長,各層面文物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舉措實實在在。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利用,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陳文旺説。(記者陳瑤、婁琛、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