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島到長三角 台灣家族企業跨海峽擴事業版圖
廠房裏,锃亮的不銹鋼罐體整齊排開,車隊進進出出配送貨物。“現在過了訂貨旺季。早些時候,拉貨的車隊能把廠房前的空地佔滿。”臻順(南京)工業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汪光典9日對中新網記者説。
這家位於南京溧水的工廠,源自台灣的一家族企業。汪光典的父母最初在台灣農村創辦不銹鋼桶罐代工廠,製造食品、飲料、保健品的不銹鋼桶槽設備。家裏有4個兄弟,汪光典年紀最小。
由於是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養樂多等品牌做生産配套,跟隨客戶拓展市場的步伐,汪光典的大哥、二哥接手家族生意後跨越海峽到大陸創業,創立甄順品牌,于1997年在廣東汕頭設廠。
從中學到大專都在技校學習機械工程,汪光典記憶中的寒暑假都是在爸媽的工廠度過。從書本知識到手擰螺絲、打磨拋光、點焊、畫圖,多年下來,他摸熟了基層操作的環節和流程。
畢業後,在大哥安排下,2001年的端午節,汪光典第一次來到大陸摸排市場情況,2002年起常駐廣東,擔任家族企業的廠長。
“那時候真的很忙很累,商談報價、物資調配、設備安裝,每個環節都需要親自去做,慢慢積累運營經驗,但也是必經的階段。”他説。
21世紀初正是大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收穫到發展紅利的甄順日漸壯大,産值規模從在台灣的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做到了9000萬元。家族管理層遂決定,將事業發展版圖從珠三角擴張到長三角。
“我們走走看看,考察了很多地方,像武漢、昆山、南京,還有安徽的幾座城市。”考慮到企業是製造不銹鋼桶槽,而南京與無錫——大陸重要的不銹鋼産業基地距離最近,企業最終落戶南京溧水。
2006年,汪光典攜妻子到南京獨立門戶,成立臻順(南京)工業設備有限公司,全面接管這裡的生意。17年間,事業從小到大,南京的公司産值規模攀升至8000萬元;家庭開枝散葉,他們的3個孩子在南京先後出生、入學。
“別人提到‘家族企業接班’,或許會感覺是件光鮮亮麗的事,但其實過程是異常辛苦的。”汪光典説,老少執掌人風格的不同、經營理念的迥異,這些都不可避免,每個坎都需要尋求化解辦法。
企業在他的帶領下,開始嘗試和南京高校合作:和南京理工大學商討提升不銹鋼桶槽設備的實用性,和東南大學研發提升設備安全性能的軟體,和江南大學合作開發化粧品不銹鋼桶槽有關設備。
汪光典認為,企業要做大做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産學研合作是大勢所趨。他還嘗試了大陸時興的短視頻平臺,通過定期“秀”産品外觀和品質進行推銷,挖掘長三角及周邊的潛在客戶。
未來,汪光典準備跨入精細化工行業賽道,試水合金、鋯、鈦等特種材料設備領域。
“特材附加值高,對技術的要求也更為嚴苛。去年起我們開始佈局,購買設備,培育招聘人才,與大陸特材龍頭企業接觸,預計今年底大批量採購特材原料,為下一步生産做準備。”他説。(完)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