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編輯:母曼曄|2023-05-23 15:14:12|來源:新華社

聯合國糧農組織22日在該機構位於羅馬的總部舉行2023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系統授證儀式,向新認定的24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頒發證書。中國4地被授予證書。

 

自2018年上一次授證儀式以來,糧農組織又新認定了24個遺産地,它們來自巴西、中國、厄瓜多爾、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國和突尼斯。其中,中國的4個遺産地分別是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和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前左)和糧農組織副總幹事瑪麗亞·海倫娜·塞梅(前右)品嘗來自獲得證書的中國農業文化遺産地的食品。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代表表演茶藝。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22日恰逢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在授證儀式上致辭時指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系統堪稱“生物多樣性寶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天予以強調,有助於推動各方“增進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了解和認識,表彰當地社區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所做出的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的代表與參觀者互動。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的代表展示當地産品。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廣德福説,中國用佔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資源,供養了世界近20%的人口。這得益於中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運用各種要素及現代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産力,也與堅持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生態循環的農業發展理念密切相關。

 

2002年,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計劃,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及其相關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的保護體系,使之成為傳統農業系統可持續管理的基礎。每一個獲認定的遺産地都必須滿足獨立科學諮詢小組制定的五項標準,即糧食和生計安全;農業生物多樣性;地方及傳統知識體系;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特色陸地和海洋景觀。截至目前,獲得該機構認定的遺産地總數達74個。

 

新華社羅馬電 記者賀飛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的代表與參觀者互動。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新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授證

5月22日,在意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代表表演茶藝。新華社記者 金馬夢妮 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