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劇振興 好戲不斷

編輯:王瑞穎|2023-05-25 16:50:23|來源:人民日報

閩劇振興  好戲不斷

 

圖①:福州閩劇院走進福州建築工程職業中專學校與學生們互動。圖②:閩劇《一文錢》劇照。圖③:閩劇《蘭花賦》劇照。以上圖片均由福州閩劇院提供

 

核心閱讀

 

閩劇又被稱為福州戲,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唸白的戲曲劇種。一齣齣劇目串下來,一個個演員數過來,就是福州人熟悉的“地方誌”。

 

對許多海外華僑華人而言,閩劇還是“家鄉的味道”。在不少國家和地區,甚至成立了自己的閩劇團。

 

閩劇要振興,不僅要有年輕演員,更要有年輕觀眾。年輕演員、年輕觀眾、年輕的傳播方式,正全方位地注入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賦予更多可能。

 

戲,唱起來了。四週極靜,板鼓奏響,丁零哐當。國家一級演員林穎踩著碎步走上臺,幾個動作,還沒開嗓,觀眾席已一片喝彩。這出《三搜幻化庵》是閩劇的傳統劇目,福州人祖祖輩輩都愛看。

 

閩劇又被稱為福州戲,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唸白的戲曲劇種。一齣齣劇目串下來,一個個演員數過來,就是福州人熟悉的“地方誌”。閩劇自帶一股“蝦油味”。蝦油,外地人未必吃得慣,卻是福州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味道。

 

閩劇400多年薪火相傳,前有老一輩閩劇人的堅守,後有年輕力量的注入。在80後演員林穎看來,閩劇歷經多次起落,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離不開一代代人的接續奮鬥,更離不開閩劇紮根的文化土壤。

 

有了人,有了希望

 

陳乃春剛給學生上完課,見到我們的第一句話是:“閩劇要發展,有人,才有希望。”

 

10歲學戲,18歲登臺,陳乃春的戲齡已過半百。生於福州梨園世家,從小看著父親演主角,一齣好戲在舞臺上連續演幾百場,臺前幕後被戲迷們圍著,陳乃春對那片舞臺充滿憧憬。

 

家中墻上挂著陳乃春的多張經典扮相照片,其中一張是閩劇《丹青魂》的劇照。1993年,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在福州舉辦,陳乃春憑藉對角色“吳道子”的精湛演繹,成為福州第一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是閩劇的高光時刻。這屆戲劇節,閩劇《拜石記》《御前侍醫》斬獲多個獎項。

 

閩劇起源於明末,400多年的傳承發展艱難曲折又富有傳奇色彩。近代以來,閩劇涌現眾多班社及有“閩劇梅蘭芳”之稱的鄭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馬狄藩等“四大名旦”。20世紀80年代中期,缺人、缺錢、缺優秀劇本的困境,讓閩劇陷入低谷。福建省第十六屆、第十七屆戲劇會演上,福州竟沒有一台閩劇入選,令福州閩劇界深感緊迫。

 

福州市委提出:“要振興閩劇。”政策重視,極大調動了閩劇人的積極性。陳乃春書櫃裏,證書和獎狀塞得滿滿噹噹。“上世紀90年代,市裏對閩劇空前重視。閩劇每取得一點進步,市裏馬上開表彰大會,頒發證書。”陳乃春回憶,一次進京演出臨行前,市裏專門派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的主要領導來送行。獵獵寒風裏,帶著全部家當的劇團演員在站臺上親歷了那一刻。那一刻,陳乃春格外激動。

 

閩劇振興,人才是關鍵。上世紀80年代末,福州還沒有一所專門的藝術學校,省藝校閩劇班的學生只能在歌舞劇院、歌舞團練功。1991年,福州市劃撥100萬元,用於解決閩劇班的困難。1992年1月,福州又將閩劇班的校舍建設列為當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1993年5月,閩劇班綜合大樓竣工,並恢復中專招生。上學費用幾乎全免,畢業就分配工作。

 

首批閩劇班招生火熱,初試500多人報名。林穎就是閩劇班恢復招生後40名首批學生之一。新教學樓、新宿舍、新教室……前輩們對林穎説:“你們趕上了好時代,是幸福的閩劇演員。”

 

2004年,省藝校閩劇班更名為福州市藝術學校,陳乃春擔任首任校長。作為福州重要的閩劇人才培養機構,福州藝術學校為各地閩劇團培養、輸送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和福州市閩劇院這兩家國辦閩劇團,福建還有80余家民間職業閩劇團,福建當前從事閩劇工作的多達7000余人。

 

有特色,又有包容

 

閩劇講究苦練,條件好了,該吃的苦一點兒也不能少。在閩劇班,所有學生5點半起床,6點空腹上早課,8點後是兩堂專業課,翻跟鬥、壓腿、下腰,身段、唱腔、把子功……

 

不同於舞蹈、雜技、歌唱等演員,可能多鑽研某一方面的本領就可以,戲曲演員是“唱念做打”樣樣不能落下。“閩劇特有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使其在唱腔、舞蹈、樂器等表現形式上十分多樣,也對演員的基本功提出更高要求。”福州閩劇院院長、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主任楊東介紹。

 

閩劇用福州方言演唱,大量使用福州方言的俗語、俚語、歇後語。在題材與表現形式上,也十分豐富。國家一級編劇、福州市曲藝家協會原主席徐鶴蘋認為,閩劇在目前福建各地方戲曲劇種中,專業劇團數量最多、觀眾量最大。“閩劇現存傳統劇目上千種,風格豐富多彩,有文有武、有雅有俗、有古有今,有喜劇、有悲劇,也有正劇。家國情懷、是非曲直、兒女情長……每位觀眾都可以在閩劇中找到情感認同。”

 

這一獨特性,與閩劇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與福州地區的方言小調逐漸融合,形成豐富的唱腔、曲牌與樂器種類。清末,閩劇吸收了儒林班、江湖班、平講班的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稱為“三合響”。在不斷發展和演藝交流中,閩劇一直注意廣泛吸收來自京劇、徽戲、崑曲、弋陽腔等多劇種的元素,唱腔、曲牌與樂器種類不斷豐富。

 

有“角兒”,更有觀眾

 

二胡弦動,樂隊奏響。晚上8點,福州閩劇院的劇場內,座無虛席。戲演到一半,林穎下臺趕裝。化粧臺前,放著戲迷送來的夜宵與小點心,她心生暖意。再上臺,林穎已由花旦轉為青衣,開口幾句唱詞,便將一個母親的沉穩與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好!好!”喝彩聲連連響起。林穎的印象裏,這樣的掌聲有無數次。剛畢業那會兒,林穎就跟著劇團下鄉演出。演出6天,就住在村裏。“角兒來了!”演出大巴車一到,鄉親們放著鞭炮,熱烈歡迎。當天晚上,家家戶戶拿出嶄新的被子,騰出家中最好的房間給演員們住。

 

到了演出當天,林穎走上臺,定睛一看,小小禮堂,擠滿了觀眾。“分不清觀眾們是坐著還是站著。”畫面在林穎腦海中回放:“一個觀眾動一下,底下的人海就整排晃起來。這就是閩劇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啊!”一代又一代觀眾對閩劇的熱愛,為閩劇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因為閩劇承載的情感與精神世界,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

 

1993年出生的楊帥拜師陳乃春,工文武小生,如今已經是臺柱子。下午4點,他和林穎最後一遍對完戲,緊跟著就去後臺化裝。楊帥常常想起自己第一次上臺前,父親給他打氣:“你不要管台下‘白茫茫的一片’,只管演好戲。”楊帥納悶:“南方不下雪,哪來的‘白茫茫的一片’?”走上臺,楊帥知道了:白,指的是觀眾的頭髮。

 

閩劇要振興,不僅要有年輕演員,更要有年輕觀眾。近年來,福州閩劇院通過打造社交平臺,亮相福州主場活動,開展“閩劇進校園”等活動,在年輕群體中擴大影響力。楊帥曾邀請自己的同齡朋友來看戲,沒想到,大受歡迎。“不是年輕人不喜歡閩劇,而是他們不了解。只要吸引他們走進劇場,就沒誰説閩劇不好看的。”

 

當晚的演出像往常一樣被搬上短視頻網絡平臺。幾個精彩片段一發,當即就刷了屏。年輕演員、年輕觀眾、年輕的傳播方式,正全方位地注入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賦予更多可能。楊東發現,有的公司將團隊建設放到了閩劇院內。如今,劇場裏的年輕面孔已佔到觀眾群體的30%左右。

 

有力作,也有影響

 

對許多海外華僑華人而言,閩劇還是“家鄉的味道”。林穎的個人視頻賬號上,粉絲數已過10萬,一半以上是海外華僑華人。一位闊別家鄉數十年的菲律賓老華僑,在林穎發的閩劇片段下留言:“家鄉的味道!聽著閩劇,就像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陳乃春難以忘記,自己第一次到海外演出,就是為海外華僑華人演出。在新加坡,陳乃春和劇團一下飛機,鄉親們早已等候在機場,舉著紅旗,攥著紅布條,列隊歡迎。福州話一開口,鄉親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言談交流之間,儘是家鄉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閩劇不僅流行于福州市區和郊縣以及閩東20多個福州方言的縣市,還流傳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不少國家和地區,甚至成立了自己的閩劇團。閩劇正成為海內外華僑華人溝通情感的文化使者。

 

今年2月,福州閩劇院搬進了位於市中心的新家。這一新址由原福州人民會堂改造而成,毗鄰五一廣場,交通便利,總建築面積7700多平方米。劇院陸續排出《一文錢》《蘭花賦》《銀箏斷》等10部大戲20場演出回饋觀眾,復排傳統戲、原創新編戲等應有盡有。劇院內,氣派的舞臺,嶄新的觀眾席,後臺有寬敞的化粧室、換衣室,放著琳琅滿目的道具和行頭。劇場外,觀眾們連著幾天排起長隊……

 

福州閩劇院承擔著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職責。一齣新戲,前前後後能排幾個月。“出精品是我們的職責,讓閩劇發揚光大是我們的使命。閩劇發展到今天,依然面臨一些挑戰。”楊東説。

 

為解決編劇青黃不接的問題,由福建省藝術研究院負責,從福州市到福建省每兩年舉辦一次劇本徵集,培養年輕編劇。徵集到的優秀劇本也推薦各劇團選用,目前各劇團展演的劇目,70%劇本都來源於徵集,60%以上都是新劇本。

 

2021年第八屆福建省藝術節上,福州閩劇院獲獎的新編劇目《過崖記》也來自劇本徵集,思想深刻,人物塑造生動。挑選劇本後,經過近一年的重新加工、編排,《過崖記》與觀眾見面。跌宕起伏的反轉性情節、充滿閩劇美學特質的藝術呈現,獲得廣泛讚譽,《過崖記》成了福州閩劇院的又一齣當家戲。

 

政策支持一如既往有力度。《福州市閩劇保護規定》對閩劇的保護傳承內容、保護措施、傳承傳播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規範。福州市對優秀文藝作品的獎勵和扶持辦法一直在完善中,對於閩劇也有對應的專項資金。在政策扶持和各界努力下,閩劇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版式設計:趙偲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