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地球深部進軍!中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開鑽
5月30日上午,中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塔裏木油田開鑽。這既是中國深地探索的里程碑式進展,也是人類拓展認知邊界的一次大膽嘗試。
為什麼要掘地三萬尺?有哪些風險挑戰?
駛過茫茫瀚海,伴隨隆隆轟鳴,帶著一連串問題,記者來到“深地塔科1井”開鑽現場一探究竟。
開鑽現場,沙丘環繞,彩旗飄動,井架高聳,200多名科研人員和工人屏氣凝神等待開鑽指令。由中國石油塔裏木油田設計施工的“深地塔科1井”,機器轟鳴,蓄勢待發。
圖為5月30日拍攝的深地塔科1井。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1時46分,隨著一枚堅硬的鑽頭刺入沙漠,萬米深井工程正式啟動。司鑽南海勝操縱中國自主研發的鑽機,將鑽桿穩穩打入地下。“心跳加快,我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南海勝説。
作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之一,塔裏木油田是中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産基地。開鑽萬米深井,不斷向深地“要油”,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選擇。
“深地塔科1井”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夏季地表溫度最高超過70℃,冬季最低溫度低於-20℃,常年風沙肆虐。
圖為5月30日拍攝的深地塔科1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經過幾億年地殼運動,塔裏木盆地的地層變得支離破碎,其構造被地質學家們比作“一摞盤子摔碎了,又被踢了幾腳”。這意味著相較其他地方,塔裏木盆地的鑽井施工難度超乎想像。
入地萬米,還將面對超過200℃的高溫、1700倍于大氣壓的高壓。極端環境中,鑽桿“像麵條一樣柔軟”,其表面壓力相當於“在指甲蓋上站了一頭大象”。塔裏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負責人蔡振忠介紹,越接近萬米深地,難度越呈幾何級倍數增加。
面對重重困難,萬米深井能否探得“深地寶藏”?
“可以説我們是‘開盲盒’,但絕不是盲目開。”在蔡振忠看來,開鑽萬米深井頗有信心。
5月30日,深地塔科1井,工程師在檢查鑽機運行狀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近年來,中國不斷向地球深部進軍,已多次刷新“中國深度”。僅塔裏木油田超過6000米的深井數量已達1700多口,佔全國80%以上,最深井已達9396米。這為萬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基礎條件、技術準備和經驗積累。
為保證鑽井施工順利,近百名精兵強將雲集沙海腹地,組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深地鐵軍”。此外,依靠世界領先的三維物探技術,科研人員可以大致“看清”井位所在的地層結構,這相當於為萬米深井要穿越的地層做了一次“CT”。
為克服超高溫、超高壓的地下極端環境,石油人還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搭載“硬核”科技的鑽井裝備,如鑽深可達12000米的鑽機、適用於複雜地層的特種鑽頭等。
4年前,閔鵬在塔裏木盆地參與鑽探當時亞洲陸上最深井,成功向地下挺進8882米。如今,他又轉戰萬米深井,擔任鑽井平臺總監。“從理論到技術、裝備都有了長足進步,我們有信心把這口井打快打好。”閔鵬説。
入夏的塔裏木盆地,大漠胡楊披綠,井區機械轟鳴。“400多天后,埋藏數億年的‘盲盒’將被打開。”蔡振忠説。
(丁建剛 李響 茍立鋒 顧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