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鼓噪與大陸“脫鉤斷鏈”遭反噬(日月談)

編輯:左妍冰|2023-06-07 11:06:4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根據島內最新統計數據,今年4月台灣出口359.6億美元,同比減少13.3%,連續8個月呈現衰退;而今年前4個月台灣總出口額為1337億美元,同比減少17.7%,為近14年以來同期最大跌幅。島內輿論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實行科技封鎖,民進黨當局配合美國企圖對大陸“脫鉤斷鏈”、打壓封堵兩岸經貿的錯誤政策,已出現反噬惡果。

 

面對慘淡的出口成績單,民進黨當局將其歸咎於全球經濟景氣不佳、台灣“産業結構過度集中”。但台灣專家指出,對大陸出口大幅下跌才是台灣出口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兩者的聯動反應,恰恰表明兩岸經濟無法“脫鉤”。

 

台灣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出口一直是島內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長期以來,大陸持續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約為四成。根據大陸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兩岸貿易額為3196.78億美元,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2380.92億美元,向台灣出口815.87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00多億美元。近年台灣保持貿易順差,其貢獻主要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的順差支撐,台灣貿易將出現鉅額赤字,島內經濟也極有可能隨之出現下滑。

 

兩岸經貿合作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機遇。對台灣經濟而言,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經濟環境,只有堅決反對兩岸經濟脫鉤、産業斷鏈,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才能借助大陸巨大的市場、豐富的資源、完備的産業配套,助力台灣經濟取得更好發展,讓廣大臺胞臺企更多獲利受益。

 

大陸始終致力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給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岸經濟互補,合作共創雙贏。道理很清楚明白,島內有些人偏聽不進去。

 

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綁架國際正常經貿合作,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脅迫一些國家和地區圍堵遏制中國發展,人為製造“脫鉤斷鏈”,已嚴重影響包括兩岸貿易在內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倚美謀獨”的民進黨當局為謀求一己私利,竟罔顧經濟規律、台灣經濟前景、島內民眾福祉,妄圖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

 

民進黨當局不斷詆毀大陸營商環境,對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百般刁難。一面坐享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紅利,一面對大陸2400多項産品輸入台灣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他們限縮打壓兩岸經貿及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正常經貿和人員往來設置諸多障礙。民進黨當局不但在兩岸間做盡了斷路、挖坑的勾當,還貼靠配合美西方反華勢力,拱手相讓島內核心優勢産業,致使台灣技術人才和經濟財富大量流失。

 

為了與大陸經貿“脫鉤”,民進黨當局捨近求遠、舍本逐末,又搞起了所謂的“新南向”,併為此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然而此舉嚴重違背經濟規律,出口數字一路下探,結果一敗塗地。民進黨當局幻想有美國等外部勢力給自己撐腰打氣,但“萊豬”(含瘦肉精豬肉)吃了,多次天價軍售也認了,可曾換來真正的實惠?

 

在民進黨當局亂政下,島內經濟增長緩慢、出口減少、基礎設施落後、産業發展失衡,令台灣民眾苦不堪言。有臺媒指出,台灣經濟沒有與大陸“脫鉤”的本錢,也完全不應該走“斷鏈”這條路線。不管從兩岸經貿數字,或是數以百萬計的臺商家庭生計來看都是如此,這將是台灣社會“不能承受之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穩步推進,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商機和紅利。島內各界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希望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強烈願望。兩岸關係要穩定、島內經濟要發展——台灣民眾的呼聲,民進黨當局聽見了嗎?(人民日報海外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