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兩岸丨十五年生生不息 見證兩岸同胞走親走近
“兩岸同胞通過海峽論壇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誼、增進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希望海峽論壇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增添生機活力。”6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發來賀信,闡明瞭“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的大道至理,宣示了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造福台灣同胞的政策主張,充分體現了對廣大台灣同胞的深情牽掛和關心關懷。
從2009年到2023年,作為迄今為止兩岸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參與界別最廣泛、涉及範圍最廣的民間嘉年華,海峽論壇魅力更盛。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鐘厚濤對《熱評》説,總書記的賀信是對海峽論壇連續舉辦15屆的高度肯定,也再次證明大陸一直是從最高格局去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定錨,要通過兩岸交流合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征程開啟新的方向。
廈門大學臺研院教授唐永紅表示,賀信中提到兩岸同胞要“交流交友交心”,特別是“交心”,與“兩岸一家親”“實現心靈契合”一脈相承,是希望並要求兩岸交流不能僅停留在表面或利益的層次,而應深入到“情”與“心”,要深度融合發展,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增進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從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只有向下紮根,才能向上開出成熟美麗的果實。”這句從海峽論壇走出的名言,已經被反復提及了十幾年,仍然有著強大的説服力,因為它反復印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的真理。
2009年,兩岸在已經恢復兩會協商、創建國共論壇兩大平臺後,仍然積極打造海峽論壇,因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是兩會與兩黨的事,更是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參與的偉大事業。從2009年首屆時的“開拓之舉”,到第三屆時的“常態化”,第十屆首開先河增設文化交流版塊,再到第十二屆因疫情首次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直至今年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始終堅持基層民眾唱主角,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交流內涵、提升合作水準,在兩岸同胞間架起了“連心橋”、鋪就了“惠民路”。
海峽論壇就是這樣,它有“兩岸一家親”的真心,也有持續發佈惠民政策的實意,“兩岸民間交流第一品牌”的名號也因此一年響過一年,那份來自兩岸最基層渴望交流、期待發展的意願,散發出的感染力也越來越強。
今年的海峽論壇受到了比往屆更多的關注,鐘厚濤認為還有三個原因:一是中國人講究逢五、逢十是個關鍵節點,二是因為這是黨的二十大後的第一場海峽論壇,對於未來5年的海峽論壇具有重要的觀察指標意義,三是因為美國打“台灣牌”致臺海局勢不斷升級,大陸如何強化對臺海局勢的主導權和主控權,也和這次的海峽論壇密切相關。
15屆海峽論壇,經貿、文化等交流合作碩果纍纍,兩岸人民相知、相親的感情日益深厚。我們有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文化,有與生俱來、不可磨滅的親情,還有期待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所以,15年來,無論是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時期,還是在民進黨上臺後對兩岸交流極盡阻撓的島內“綠色恐怖”時期,兩岸民間交流從未中斷甚至還在穩步壯大,海峽論壇的強大韌性由此可見,其內生力量代表的,正是歷史大勢與“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主流民意的不可違。
“有青山相依,讓春風相迎,説好一起努力同心前行”“我們相信,星辰大海總會有帆影,沐光同行我們的默契,輕輕許下來年的希冀”——就像第十五屆海峽論壇主題曲裏唱的,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願意加入到推進統一大業、共創民族綿長福祉的行進隊伍中來。“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只要我們攜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匯聚起“相信的力量”,讓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兩岸同胞定能共享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