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美麗很“漫長”,東北全季節旅遊新觀察
你想像中的遠方是什麼樣子?是春風還來不及吹皺的天池邊草木發芽的低語,還是夏日的海島上天空在海面上投射出明媚的樣子;是秋霜一夜染紅漫山楓葉後林蛙在溪流畔的鳴唱,還是冬雪悄悄為峻嶺披上的銀裝被晚霞倏地灑成金黃?這些都是東北的樣子,這裡美麗的季節很漫長。
“涼”造就“熱”
炎炎夏日,許多城市氣溫已超過30攝氏度。而飛雲之下,長白山依舊不捨褪去縹緲的銀紗。長白山天池水面歷經了200余天的冰封期剛剛開始破冰融化,相較城市中的燥熱,這裡舒適的“涼”恰恰催生了旅遊的“熱”。
湖面上的冰層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漸變薄、破碎、融化,湖水也露出碧藍容顏。“真是太美了!長白山一直是我心心唸唸的打卡地,清新的空氣,壯美的景觀,不虛此行。”來自南京的遊客李梓萌説。
長白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每年12月,這裡的火山口湖天池便進入冰封期,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4攝氏度,直至第二年6月中旬左右開冰,開冰期近兩周。隨著天池開冰,長白山也迎來夏季旅遊高峰。截至5月31日,2023年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7.22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5.4%。
聞名全國的吉林省各大滑雪場進入6月也沒閒著。雖然褪去“冬裝”,但在無雪的季節,這裡同樣熱鬧。乘纜車觀光,翻越山嶺,鳥瞰天定山全貌,坐滑板車俯衝而下,一層層綠色的“海浪”奔赴而來。今年,長春市天定山滑雪場全新改造一條全長1360米的滑道,開設了“天定山新滑板”項目,探索夏季運動新玩法。
“深挖冰雪價值和夏季旅遊資源,生成獨具特色的四季旅遊産品。”長春市天定山旅遊度假小鎮宣傳部負責人蔡慧瑜表示,天定山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已成為集四季旅遊、研學、體育、住宿、農業為一體的一站式四季旅遊度假小鎮。
不僅在天定山,林間徒步、山地騎行、星空露營、纜車穿越、水上樂園……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通化萬峰滑雪度假區、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等滑雪場均開啟“夏季模式”,實現冰雪旅遊和避暑休閒同步發展。
“少”成就“多”
在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超過200個島嶼的長山群島珍珠般散落在遼東半島以東的黃海北部,廣鹿島是其中最大的有人島之一。在北京工作了五年的任曉東2018年初訪廣鹿島後,就決定和愛人一起辭去工作,來到這開啟一份新的事業——投資民宿。
2019年,任曉東夫婦在廣鹿島上開了一家有50個床位的傳統民宿。但當他今年開第二家店的時候,任曉東選擇在佔地2000平方米的範圍內只做10個房間、28個床位。“第二個店聚焦服務親子度假人群,不僅客單價有所增加,而且空房率顯著下降,效益反而提高了。”任曉東説。
更少的房間反而實現了更高的經濟效益,主要靠的是住宿環境的改善和服務品質的升級。任曉東的新民宿有一個20平方米的閱讀區,很多人説這麼大的空間不做房間做閱覽室會不會太浪費了。任曉東卻認為,讓來度假的孩子也能有一個讀書的環境,是親子遊中家長們很看重的部分。此外,整個民宿的設計都考慮到了孩子的因素,也是很多顧客願意為更高價格買單的原因。在這“少”與“多”的變化間,任曉東嘗到了提質升級的甜頭。
“這兩年自媒體平臺的發展也讓我受益匪淺。”任曉東告訴記者,“內容我們自己生産,很多顧客抵島之前對於我們的環境和服務就已經有了感性認識,這樣來了之後就有一種親切感。”
“長海縣以網紅打卡地、主題文化民宿、海洋體旅融合體以及重點景區改造提升項目等為重點,全面推動縣域旅遊經濟向高品質方向發展,小海島也能做好旅遊産業大文章。”長海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傅春強説,長海縣下一步將著力補長髮展短板,全力推廣特色旅遊線路,努力打造全國沿海重點旅遊消費目的地。
“看”替代“砍”
黑龍江省伊春市位於小興安嶺腹地,是中國重點國有林區。6月中旬,這裡天氣涼爽、氣候宜人,滿眼都是綠色林海,很多遊客選擇到這裡避暑,觀賞林區風光。遊客李夢告訴記者,第一次到東北林區,感受到了屬於林海特有的環境、空氣,讓人心曠神怡。
林區全面停伐十年間,綠色資源的持續恢復,讓好山、好水、好空氣,成為“林都”伊春的新名片,越來越多人選擇來到伊春旅遊避暑。從過去賺破壞生態的“砍樹錢”到現在賺和諧發展的“看樹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42歲的楊大偉現在常挂在嘴邊的話。
2019年,楊大偉與家人商議後,決定把自家的小院改造為農家樂。“現在遊客最多的時候,我們每天要接待三四十桌客人。”楊大偉説,森林生態越來越好,周邊民宿和農家樂也多了起來,“大家放下斧子鋸子,一樣可以靠山吃山。”
為了留住遊客,給遊客更好體驗,近年來伊春市依託優勢資源,不斷推動傳統觀光型旅遊産品向休閒度假産品轉變,積極開發森林休閒、養生、度假等複合型項目。
“走進伊春,可以去森林裏做瑜伽,放鬆疲憊身心;可以去登山攀岩、戶外拓展、山地騎行,與夏日相遇;可以在‘聽蛙鳴聲入睡,在鳥叫聲醒來’的民宿中醒來……”伊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巍説。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何晶表示,未來黑龍江省將加快推動延展冰雪、自駕、溫泉等冬季旅遊消費鏈,拓展綠色、避暑、康養等夏季旅遊增長點,構建供需互動、四季聯動的旅遊消費格局。通過打造旅遊消費新形態,培育旅遊消費新場景,強化發展旅遊消費新模式。
(記者:關開亮、張逸飛、王帆、董寶森 海報製作:潘昱龍、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