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掌門人”的寶島緣:望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

編輯:王瑞穎|2023-07-27 11:03:18|來源:中國台灣網

敦煌“掌門人”的寶島緣:望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

 

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聲良向“絲路風采 如意甘肅”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成員們介紹敦煌壁畫。(中國台灣網 李柏濤 攝)

 

“敦煌莫高窟是兩岸共同繼承和弘揚傳統中華文化的重要平臺,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古代文化藝術,就能體會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和豐富內涵。”

 

趙聲良,現為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敦煌研究院,他工作了近40年的地方,趙聲良與“絲路風采 如意甘肅”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的成員們侃侃而談。

 

趙聲良曾多次到台灣進行學術交流。2008年時,他還在台南藝術大學擔任過一個學期的客座教授。“很多台灣學者都是我們敦煌研究院的老朋友。”“我非常喜歡台灣,特別是台南,真是太美了。”聊起與寶島的“不解之緣”,趙聲良情不自禁地説。

 

2005年,由敦煌研究院與台南藝術大學合辦的“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先後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和高雄市美術館展出。

 

敦煌“掌門人”的寶島緣:望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

 

藍天白雲下的敦煌莫高窟一隅。(中國台灣網 李柏濤 攝)

 

“因為這個展覽,我在台灣待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趙聲良説,通過學術交流,他結識了很多研究敦煌藝術的台灣好朋友,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大學的教授都曾受邀到敦煌研究院,和大陸教授一起做課題。

 

“敦煌研究院和島內學者一直保持聯繫,兩岸關於敦煌藝術的學術交流並未中斷。”趙聲良也開玩笑地説,“只要民進黨當局不反對,(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敦煌藝術在台灣很受歡迎。”讓趙聲良印象更深刻的是,島內很多學者經常帶著學生到敦煌實地學習,“他們也會在台灣高校課堂上講解和介紹敦煌藝術。”

 

據了解,在兩岸民間基金會的支持之下,敦煌文化走進台灣校園,曾在多所高校巡迴展覽。

 

趙聲良亦期望,未來能再有機會到台灣舉辦敦煌藝術展覽,“把敦煌藝術更深入地介紹給台灣同胞。”他也邀請更多台灣同胞,有機會來敦煌看看,切身領略敦煌藝術的魅力之處。

 

敦煌“掌門人”的寶島緣:望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

 

藍天白雲下的敦煌莫高窟一隅。(中國台灣網 李柏濤 攝)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代表。”談到敦煌對於兩岸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意義,趙聲良説,它好像一本百科全書,可從中一窺中國從四世紀到十四世紀這千年間,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原漢民族與不同少數民族在這片土地共同生活和交融的歷史盛貌,因此敦煌莫高窟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技及社會價值。

 

趙聲良表示,敦煌莫高窟可以説是信仰不同宗教的多民族共建而成,“了解敦煌莫高窟,就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部分。”

 

敦煌“掌門人”的寶島緣:望在台灣再辦敦煌藝術展

 

藍天白雲下的敦煌莫高窟一隅。(中國台灣網 李柏濤 攝)

 

對於中國近現代國畫家張大千曾於民國時期到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趙聲良給出中肯評價。他認為,張大千在當時那個年代如此艱苦條件下,在敦煌待了近兩年時間,以他的作品為渠道,讓更多人知道敦煌莫高窟,這對於傳播敦煌藝術可謂是功不可沒。

 

談及張大千在臨摹時對石窟壁畫有所破壞的爭議,趙聲良也説,確實有遺憾,但張大千是歷史人物,要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看待這個問題,“有功有過,人無完人。”(李柏濤)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