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Young”之中山論壇特稿】:專訪反“台獨”女鬥士、臺青蘇恒:我是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編者按】:與蘇恒“相識”于網絡,作為她自媒體的忠實觀眾,很遺憾在幾次兩岸交流活動中與她擦肩而過。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期間,中國台灣網【臺青“Young”】專欄“終於”有機會對蘇恒進行了專訪。
蘇恒説,自小就認為自己是有血有肉的中國人,讀歷史時看到那時的中國疾貧孱弱,再到如今中國自立自強,這來之不易的局面不能因“台獨”分裂勢力而破壞。
她説,只有兩岸統一才是對台灣最好的未來,中國可以洗刷掉百餘年來的恥辱,兩岸中國人可以堂堂正正、昂首挺胸地走在世界各地。
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恒在第五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主會場與吉祥物合影。(中國台灣網 發)
以下是採訪全文:
中國台灣網:瀏覽你在抖音的視頻,選擇的話題都緊扣兩岸大勢,講的內容“正”,思路也很清晰,網友點評你學識淵博、有理有據,網友親切地稱呼你為“反獨女鬥士”,是什麼樣的精神和動力讓您堅持反對“台獨”立場,堅定地支持兩岸和平統一?
蘇恒:我一路走來,始終堅定自己統派立場的動力和精神,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認知自己是中國人。幼年時初接觸歷史,我就學到中國因為孱弱,被世界列強欺淩、瓜分,毫無招架之力。
如今,我們中國人好不容易從站起來到強起來,但卻因為國家分裂,讓境外勢力有機可乘,對我們兩岸中國人的事務指手劃腳,甚至還以一副所謂“教師爺”的態度干涉中國內政。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局面,更沒有辦法接受今天的台灣變成被境外勢力利用遏制中華民族崛起的工具。
中國台灣網:正是因為你一直以來不懈地從事促統工作,一些極端“台獨”分子不停在媒體和網絡上帶節奏、抹黑,甚至給你的家人也帶來了不小困擾。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又是如何“挺”過來的呢?
蘇恒:我能從“台獨”抹黑這樣一路走過來,最大的原因是來自家人的支持。在2022年選舉時,“台獨”網軍操弄輿論,對我們家的企業進行攻擊,但我的家人毫無畏懼,我們自始至終認為,無論是堅定地支持統一,還是經營自己的事業,我們都站在公理正義這一邊,並沒有做錯任何一件事,不能因為遭到無端的謾罵後就(在支持統一的立場上)退縮、退讓。
我的家人與我有著一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他們當然很支持我的統派立場。在我堅定從事促統工作的這條路上,家人的無限支持給了我很大幫助。
中國台灣網:你在島內的同齡人被民進黨和蔡英文稱為“天然獨”,是何原因導致這些年輕人有“台獨”傾向?
蘇恒:現在島內的年輕人被改造成所謂“天然獨”,其實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民進黨及其側翼操控的媒體在影響輿論,另一方面是“去中國化”的“台獨”課綱。這兩隻“毒(獨)手”對島內年輕人的國族認同、意識形態影響非常深。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藍營人士公開説沒有所謂“台獨”課綱時,我們會如此氣憤的原因。
我們深深地了解,“台獨”課綱會讓越來越多島內年輕人的意識形態變得更極端。但話又説回來,兩岸如果真要統一了,這些島內年輕人真的會反對嗎?我是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兩岸統一隻會對島內年輕人帶來更多的好處,他們(島內年輕人)何樂而不為呢?
蘇恒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廣東省中山市留影。(中國台灣網 發)
中國台灣網:你曾痛批“台獨”,稱“如果台灣沒有在大陸的旁邊,那麼台灣什麼也不是!”你也在短視頻中説,“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因為”你是站在台灣的角度在看這件事”。你覺得自己的“台灣立場”與“台獨”勢力所謂的“台灣立場”有何不同?應該如何讓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正確理解大陸,理解兩岸關係?
蘇恒:我始終認為,兩岸統一不管是對於台灣老百姓,還是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是最好的。兩岸統一能徹底洗刷我們中國人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百餘年的恥辱,兩岸中國人可以堂堂正正、昂首挺胸地走在世界各地。
那些表面上喊“台獨”的島內政客,他們其實很清楚,台灣永遠不可能“獨立”。而“台獨”勢力所謂的“台灣立場”很簡單,就是用“台獨”謊言換取政治私利,包裝虛幻的所謂“自由、民主”麻痹善良的台灣老百姓,在各類選舉中騙選票。
中國台灣網:孫中山先生曾説,“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實現國家統一、中華振興,是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殷切期盼。你覺得,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對當下民族復興和兩岸融合有什麼啟示?
蘇恒:孫中山先生在百年前就已經給所有中國人指引了一個方向,就是“中國一定要統一”,只有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國,才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在兩岸當前的局勢下,我們再回首去體會這段話,更彰顯可貴。台灣這座寶島,已經被境外勢力當做“以臺制華”的棋子,我們要擺脫這樣的困境,不用再拿台灣老百姓血汗錢買美國的破銅爛鐵,唯一的方法就是趕快實現兩岸統一。
孫中山先生是兩岸的聯結點,是兩岸中國人共同敬仰的革命先行者,兩岸同胞、特別是島內年輕人需要深刻去體會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在歷史記憶和民族認同的迷失中找到未來的光明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