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天府遊手記:感受交通建設助力甘孜文旅發展
我叫蔡孟軒,是台灣青年,現在在上海讀博士研究生。前不久,我有幸受邀參加台灣自媒體人天府遊記暨兩岸傳媒人航拍創作交流活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甘孜州的“網紅”文旅局長劉洪給我們介紹了當地文旅事業發展的情況。説起甘孜州的文旅資源,劉洪局長如數家珍。他極富感染力的表達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我真切感受到交通建設可以助力當地文旅事業的發展。
本文作者蔡孟軒(左)與甘孜州文旅局局長劉洪合影(攝影:霍建陽)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我小時候讀書時書本上對四川交通狀況的描寫,但其實,現在的四川早已不是“蜀道難”了。在我們與劉洪局長交談地點的背後就是瀘定大渡河大橋,被譽為“川藏第一橋”。這座大橋是雅康高速的必經之地,建設難度非常大,技術含量極高。劉洪局長説,在雅康高速通車前,從康定到成都需要7個小時,現在只需要三個半小時就能到達,這極大地帶動了甘孜州旅遊業的發展。現在,這座大橋已經成為人們眼中的“網紅橋”,吸引了眾多遊客。
在甘孜州,交通建設促進旅遊發展、帶動沿線農牧民增收有著非常具體的寫照。“我們甘孜州317、318國道沿線的很多農牧民通過文化和旅遊掙了錢,他們的兒女很多在國內或者國外很好的學校讀書。”劉洪局長向我們介紹。
瀘定大渡河大橋(攝影:王毅)
此次參訪行程中去到的丹巴縣甲居藏寨是我很喜歡的地方,那裏的民族風情獨特、自然風光優美、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大量遊客到此觀光旅遊,當地的居民也因為旅遊的發展過上了很好的生活。但如果不是現代化公路的鋪設,想要到達這裡是很難想像的。在去甲居藏寨的盤山公路上,車輪下是平坦安全的柏油路面,車窗外就是河水奔流的大峽谷。在感慨“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的同時,我真心為當地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和旅遊産業而點讚。只有親自走過這一條條想像中難以修築的道路,看過在大山上的居民因為交通發展而帶來的生活改善,才能深刻理解“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的分量。
交通和旅遊的發展不僅吸引了遊客、帶富了當地居民,也促進了民族之間、地區之間的交流。劉洪局長説,因為交通越來越便捷,近年來很多人選擇自駕遊方式來川西旅遊。“通過各民族、各地區之間人員和信息的交流交往,增進了大家彼此的互相了解。我們很多高原上的農牧民和自駕來旅遊的遊客建立了良好的感情。甘孜州很多藏族同胞會去廣東、上海等地過年,很多廣東、上海的人也會選擇來我們藏族同胞家中過藏曆年。”劉洪局長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甲居藏寨(攝影:王毅)
在甘孜州丹巴縣的甲居藏寨,我們竟然偶遇了從家鄉台灣來的旅行團!這令我驚喜也讓我感嘆:能在這麼遠的地方遇到同鄉,説明川西旅行真的“出圈”了,連台灣同胞都被吸引來了。我們團隊裏的台灣記者蔡淑娟説,這個旅行團剛去過稻城亞丁,這一站就到了丹巴縣的甲居藏寨,接下來還準備去九寨溝……我們參加活動的幾位台灣人都很興奮,大家紛紛説這恰恰説明天府四川景色絕美、魅力十足!我相信,隨著川臺交流不斷熱絡,也隨著四川的交通越來越方便,一定會有更多的台灣同胞走進四川、愛上四川。
打開短視頻平臺,“甘孜文旅劉洪”賬號的粉絲數高達253.2萬,點讚數4445萬!隨著甘孜州文旅事業的不斷發展,這些數字肯定會繼續增長,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也會逐漸認識甘孜,知道在四川的美麗藏區有著多彩的文化內涵。劉洪局長在短視頻平臺上寫著:“如果能宣傳我的家鄉四川甘孜,我願意做一名網紅!”我想,這應該是促進甘孜文旅發展的一種新嘗試。
在甘孜州的幾天參訪活動中,我觀察到了一個正向循環鏈——改善交通條件,帶動旅遊發展,當地人民通過辦旅遊而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改善後他們希望下一代過得更好,下一代過得更好的重要途徑就是教育,所以教育也得到了發展。這條正向循環的鏈條照見了未來,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風景絕美的稻城亞丁、唱響“跑馬溜溜的山上”的康定、“此生必駕318”.......這些美好的風景和可愛的人們,都會因為交通的便捷和文旅産業的發展而與你相遇。(作者:蔡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