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慢慢融入、紮根創業 臺青李仁芳:我愛廈門,在這裡蛻化出更好的自己
【編者按】2022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台灣青年回信中勉勵他們,多向台灣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感悟,讓更多台灣青年了解大陸,同大陸青年同心同行、攜手打拼,鍥而不捨、馳而不息,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綻放異彩。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其中提到,支持閩臺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渠道,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助力台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
中國台灣網特別推出“我在廈門的一天”主題系列融媒體産品,在海峽論壇的主場、無數台灣青年駐足生活和創業的“第二故鄉”、惠臺政策落地落細落實的前沿城市一一被稱為“鷺島”的廈門,聽紮根於此的台灣青年向兩岸同胞講述屬於他們自己的中國故事與兩岸情懷。
工作中的李仁芳。(中國台灣網記者 符海川 攝)
中國台灣網10月31日訊 “廈門是一個能讓人變得很好、很優秀的城市,它更像是一所可以讓人有足夠自由發揮空間的學校,在這裡會有很多指引你成長的導師。”已經在大陸發展了快6年的台灣青年李仁芳,在談到她心目中的這座城市時如是説。
從小餐車到餐飲門店 惠臺政策雪中送炭
回憶起2017年剛來大陸時的自己,李仁芳笑著坦言,“想要到一個新環境,希望有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品質,講直白點,就是想賺錢。”
但只有滿腔熱血、初來乍到的李仁芳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要從哪開始。
2017年底,來到廈門的李仁芳參加了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海峽兩岸青年創業特訓班。
“4天3夜的課程給予我很大的激勵”,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精英以及跟她一樣想在大陸創業的臺青在一起相互磨合、交流、學習,“仿佛瞬間,我就有了在廈門創業的勇氣,萌發出很多創新思維”。
“剛開始來大陸,更多是將自己原有的思維邏輯用在創業實踐中,在虧損了4個月後,我一度想放棄,甚至準備打包行囊回台灣。”李仁芳曾經歷過挫折和失敗。
從只有奶油蘑菇濃湯的小餐車,逐漸發展成一家被譽為“街邊西餐愛馬仕”的餐飲門店,李仁芳在創業過程中克服了各式各樣的困難。“廈門臺辦、輔導中心給了我很多建議,對我幫助很大,我的底氣更足了、自信心也更強了,特別是疫情期間,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更是雪中送炭。”
將台灣餐飲服務文化融入本地品牌 讓美食變得更有溫度
李仁芳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她不斷吸收更多貼近年輕人的新思維、新想法,把“根”紮在廈門。
“我能一直在如此內卷的餐飲行業中堅持下去,就是希望能夠將台灣的服務餐飲文化植入到這裡,與本地結合起來。”
如今,李仁芳已經“升級”成為一位品牌運營策劃師。
“台灣美食不僅僅是好吃,還有一種將服務做到極致、從而傳遞出的人文氣息。只有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更快速、更穩健地融入廈門市場”。
“我相信大家在接觸後,也會愛上這種有溫度的服務品質。”
汲取與回饋 初來廈門找她領一份“避坑手冊”
“可以從生活體驗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契機”,被問到有何“妙招”可以給初到廈門的臺青時,李仁芳建議説,先給自己三個月,在這裡好好沉澱,融入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適合自己的位置。
“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學習移動支付。”李仁芳輕笑説道,“也可以先來找我,可以給你一份‘避坑手冊’。”
“希望把我在這裡收穫的自信和經驗,分享和回饋給更多逐夢之人。”
打造廈金“共同生活圈”讓我們融入彼此“親上加親”
“我非常支持並願意積極參與打造廈金‘共同生活圈’。”
戶籍已經遷入金門的李仁芳特別提到,時常往返于廈金兩地已經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共同生活圈’的打造可以提升兩地的便利性與創造性,讓我們能更好的融入彼此的生活,有‘親上加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