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亮點紛呈
11月10日,在肯尼亞姆洛隆戈,Kilimall主播為“黑色星期五”購物季直播帶貨。Kilimall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在非洲設立海外倉並實現在線支付的中國電商平臺。新華社發
近年來,不論是大市值上市公司,還是中小微企業,中國企業“出海”現象,密集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它們或産品出海,或品牌出海,或服務出海,或供應鏈配套出海,不斷推陳出新,亮點紛呈。
從“老三樣”到“新三樣”
産品科技含量十足
在位於迪拜市中心的“Tilal Al Ghaf”社區,不時能看到服務機器人在椰棗樹密布的街道上穿梭,幫助人們運送包裹。而在離這個社區30分鐘車程的迪拜國際機場,一群訓練有素的自助值機機器人,則有條不紊地幫助乘客辦理手續,指引乘機路線。
這些機器人的共同特點是,都來自中國企業。
今年10月16日—20日,在迪拜舉辦的全球最大科技展之一“GITEX GLOBAL”,吸引了超過250家中國科技公司參展。其中,騰訊雲的公共服務應用TAMM、特斯聯TacOS智慧城市作業系統、美團第四代無人機、濟馭科技的無人駕駛系統、雲深處的工業級四足機器人X30……中國科技企業的産品多到讓人應接不暇。
展會上,來自中國的機器人備受矚目。現場展示了包括送餐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巡邏機器人在內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參展人員駐足打卡。
這種有科技感的産品輸出,是近幾年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特徵之一。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長期關注出海的霞光智庫負責人何維認為,過去,中國企業出海更多是依靠低成本的生産,提供加工産品。近幾年來,這種現象正發生一個重要的變化——科技成為出海的內核。
“現階段,許多中國企業已經突出重圍,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先者。”何維表示,疫情放開後,超六成企業有海外業務拓展計劃,紛紛展現出了很強的對海外業務發展的信心。通過技術創新、資金支持和本土化等方式,中國企業積極探索全球市場,在以智慧硬體、汽車為代表的製造業,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等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的確,在這輪由5G、AI等技術所驅動的數字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脫穎而出的中國企業,在汽車、家電、工業設備、軟體應用等多方面的智慧化取得了長足進步,進而在世界各地獲得了發展的良機。
中國在海外熱銷的産品,已經悄然從“老三樣”變成了“新三樣”。
所謂“新三樣”是指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所謂“老三樣”是指服裝、傢具、家電等。全新的産品,正在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的新動能,而外貿出口主打産品的“新舊之變”,更彰顯了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的持續優化。
事實上,製造業為引領的中國企業出海,正彰顯出中國製造強勁的全球競爭力。比如,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國際研究機構SNE Reserch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球裝車量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佔了6個席位,其中第一、第二都是中國企業。
而在軟體方面,中國企業在海外移動APP市場已經深耕多年,擁有越來越亮眼的成績。
比如,專注深耕中東、東南亞等海外新興市場的赤子城科技,推出多款核心應用程式,包括MICO、YoHo、TopTop、SUGO等,分別切入視頻、語音、遊戲、陪伴社交,市場表現亮眼。其中,視頻社交應用Yumy負責人認為,中國企業在音視頻社交産品的創新能力上具有一定優勢,當海外企業還在單純以聊天、約會為社交産品的主導模式時,國內的社交應用程式已經拓展出更為豐富的産品形式,找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從範圍上看,出海市場由近及遠,逐步擴張。從傳統的東南亞市場,到成熟的北美、歐洲與澳大利亞市場,再到新興的南美、非洲和中東,都能看到中國新興企業與創新産品的身影。
從吃火鍋到刷短劇
中國休閒時尚受追捧
中國人喜愛的生活方式,正在經由“出海”這個途徑,走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各國人民的認可。
一個例子是,中國年輕人熱愛的新茶飲,正在海外市場流行起來。
今年10月,中國新茶飲品牌“甜啦啦”在印度尼西亞同時開出6家店舖,成為其首批開業的海外門店。此前,以“喜茶”“蜜雪冰城”等為代表的中國新茶飲品牌,已經在印尼市場取得先機,憑藉較低的定價、相對美觀的門店和良好的用餐環境,中式鮮果茶逐漸成為當地消費者的新選項。
在整個東南亞,中國新茶飲品牌都颳起了一陣風。早在2018年,新茶飲品牌剛剛出海時,“喜茶”和“奈雪的茶”都進入了新加坡市場。此後,“霸王茶姬”憑藉“中國風”和“原葉鮮奶茶”的概念在馬來西亞站穩了腳跟。而擴張最為迅速的“蜜雪冰城”,到今年4月,在越南和印尼的門店數就已分別超過1000家。
除此之外,中餐品牌也通過消費體驗以及品質、口味來贏得消費者,將中國味道帶到了全球。
火鍋是其中的代表。2012年12月,海底撈在新加坡開設海外第一家分店。多年來,海底撈一直向全球擴張。2022年年底,海底撈海外業務子公司特海國際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今年,中國火鍋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東南亞,今年1月,呷哺呷哺海外第一家店也落地新加坡;而小龍坎目前在馬來西亞的門店數量已達到5家,在新加坡和柬埔寨還分別擁有4家和2家門店;在泰國曼谷和普吉島等熱門度假勝地,越來越多的火鍋餐廳新近開張。
在歐洲,中國火鍋品牌呈現“組團出海”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在歐洲開店的國內火鍋品牌就有小龍坎、大龍燚、譚鴨血、劉一手、蜀九香、蜀大俠、朝天門等,地點遍佈歐洲,從西班牙到葡萄牙,從法國到英國,火鍋品牌正走向遙遠的歐洲市場。有火鍋從業者直言,“幾乎是開一家店就火一家店”。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繼中國科技品牌俘獲消費者芳心後,中國飲料連鎖店在東南亞國家迅速擴張,麻辣火鍋也成了各國美食愛好者的新寵。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發表評論文章稱,蜜雪冰城與名創優品等中國國際零售品牌,不只是一個個成功的商業故事,還可幫助中國在印尼推廣正面的中國形象。
除了“舌尖上的味道”,中國人民習慣的生活方式中,刷劇和讀網文,也開始走向世界。
在視頻領域,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顯示,微短劇出海逐漸成為新賽道。一方面,從海外銷售發行和傳播渠道看,渠道平臺呈多元化發展態勢。調研顯示,影視製作公司在進行海外劇集的發行時,既與外國本土電視臺或者傳媒機構合作,又通過國內視頻平臺的國際版實現海外傳播,還與國際流媒體平臺合作,等等。整體而言,互聯網傳播成為主流。另一方面,微短劇出海變熱,視頻平臺和網文平臺是兩大主體。除了傳統視頻網站的國際版APP及各自的海外社交平臺賬號之外,還涌現出網絡文學平臺推出的ReelShort、FlexTV、GoodShort、MoboReels等獨立微短劇出海APP。
在網絡文學領域,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累計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戶超1.5億人,遍及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事實上,海外應用商店的網文APP排行榜中,來自中國的APP往往名列前茅。
從“中國製造”到“全球品牌”
追求高附加值、高溢價産品
不知不覺間,曾經的“中國製造”,正在轉型為“全球品牌”。從利潤微薄的傳統代工廠到與國際接軌的全球化品牌,眾多中國企業借助更多元的行銷渠道,以及本地化視角下的精細運營,實現了産品價值的提升。
直觀的表現是,提到“中國製造”,大家想到的更多是網絡遊戲、社交軟體、直播APP、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創新藥品等具有高附加值、高溢價的産品。在一些細分領域,相比歐美傳統巨頭,中國産品與服務甚至開始有取而代之的態勢。
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第一次成為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數據為214萬輛,這一數字領先於日本的202萬輛。而為中國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立下汗馬功勞的,正是新能源汽車。
全球汽車行業的目光,不斷投向中國。在著名的慕尼黑車展上,參展的廠家中有70家是中國汽車産業相關企業,既有整車企業、電池相關企業,也有智慧汽車軟硬體相關企業。今年上半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兩次訪問中國,他感慨,“中國動向將引領世界的方向”。
3D掃描器、3D印表機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歐洲有一個醫生用戶,自己的孩子缺了一條胳膊,他使用我們的3D掃描器,為孩子製作了一個適配度很高、很舒服的假肢。這令我們很有感觸。”知象光電 Revopoint創始人、CEO周翔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家2014年創立的中國企業,建立了從微結構光晶片到高精度3D視覺演算法的自主技術體系,研發的3D掃描器銷量領先,終端用戶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或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中國的3D掃描器、3D印表機正在主導全球消費市場。據了解,亞馬遜3D印表機類目中,前三名賣家都來自深圳,同時,中國賣家佔據接近90%的市場份額。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6月,中國桌面消費級3D印表機出口達146.9萬台,價值近22億元。目前,3D掃描器、3D印表機的中國賣家,正打開全球更廣泛的市場,將中國智慧製造産品,帶到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不同類型用戶的生活和工作中。
事實上,在各行各業,中國産品都正在經歷品牌化的轉型升級,其中不少取得了亮眼的表現。亞馬遜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亞馬遜上的中國品牌型賣家數量增長了近3倍,品牌型賣家的銷售額在過去一年裏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中國企業走向全球,也需要多方合力,不斷拓展“走出去”的可能性。在很多地方,企業選擇組團出海。
7月19日,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第24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上,客商(左)在一家中國上海的企業展位選看面料。新華社記者 謝 鍔攝
11月17日,2023江蘇國際文化貿易展覽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幕,揚州5家文化貿易企業亮相展會,揚州企業帶去了美食、琴箏、牙刷、毛絨玩具等産品。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企業赴歐洲“出海引智力拓市場”交流活動、成都高新區海外招商及投資招引活動等相繼開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成都高新區不斷推動企業“組團出海”,助力企業拓展業務版圖。
在經濟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下,中國企業紛紛加入探索“出海”之道的浪潮。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基建、外貿項目到製造業、服務業、高端科技企業,中企“走出去”的腳步不斷加快。
在海外,越來越多的合作平臺,為中國企業提供著走向全球的機會。
迪拜商會與皇家貝爾特展覽公司11月1日簽署諒解備忘錄成立中國創新中心,以幫助更多中國企業進入迪拜並從迪拜走向全球,這也是中東地區首個專為中國企業展示創新技術與服務的平臺。
迪拜商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盧塔表示,中國創新中心可以成為中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門戶,幫助中國企業利用迪拜獨特的競爭優勢更好開拓全球市場,這也有助於進一步加強迪拜及中國之間的經貿聯繫。
以北斗、雲計算為代表
“新基建”造福世界
伴隨著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基建”也正在走出國門,造福世界。
所謂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品質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北斗系統走向世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北斗優勢已被全世界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説,北斗系統是全球唯一集通信、導航、遙感及搜救功能于一體的導航系統。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斗系統進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北斗系統已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基於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智慧港口等産品,已在東盟地區、南亞、西亞、東歐、非洲等地成功應用,服務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如今,北斗“出海”已經結下了豐碩的成果。在科威特,北斗系統輔助建造了300米高的科威特國家銀行總部大樓,保證了縱向垂直的精度;在莫桑比克,植保無人機利用北斗系統獲取定位信息,準確按照設定的路徑噴灑農藥,極大提高了水稻種植的作業效率;在沙特阿拉伯,北斗應用於測量測繪地理信息的採集、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沙漠人員車輛定位等領域;在黎巴嫩,北斗高精度技術運用到貝魯特港口碼頭的施工測量;在布基納法索,醫院建設項目將北斗高精度技術運用到測繪中,6天就完成了施工測量,縮短一半以上的建造時間;在突尼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立了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
“北斗為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福利,它是屬於世界的衛星導航系統。”阿拉伯天文學和空間科學聯盟秘書長阿瓦尼·莫·薩利赫·卡薩瓦內説。
11月28日,在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贛州國際陸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將通過鐵路運送至深圳鹽田港出口國外。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另外一個例子,是中國雲計算企業服務全球。在數字經濟浪潮中,雲出海已然成為一道必選題,阿裏雲、華為雲、騰訊雲、百度雲、浪潮雲等“中國雲”,都大步走向了海外市場。
如今,中國雲計算企業的出海足跡已經擴展到拉美、中東、非洲、歐美等地域,直面海外市場雲計算巨頭。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掀起的新浪潮,必然進一步加速中國雲計算企業的出海步伐,同時也會給全球雲市場格局帶來新的變化。
在何維看來,放眼未來,全球正進入科技大發展時代,中國在數字經濟、新基建上的優勢將為全球許多國家補足數字基建的短板。同時,中國企業將更重視本土化和區域化戰略,能否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法律、消費習慣和競爭環境,實施定制化的市場策略和産品定位,將成為下階段出海企業能否在海外成為一家“長期主義”全球化企業的關鍵。 (記者 劉少華)
(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