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很“缺”,不妨兩岸來“融”

編輯:左妍冰|2023-12-11 17:09:21|來源:中新社

12月8日,由兩岸機構共同舉辦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在台北揭曉結果,“融”字當選;而在一天前,“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結果公佈,“缺”字獲選為本年度代表字。

 

一邊是“融”通兩岸,一邊是百“缺”待補……兩字傳遞著民眾的樸素心聲,也投射出民進黨當局執政下台灣社會的困窘亂象。

 

“融”凝兩岸民意

 

8日舉行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揭字典禮上,台灣淡江大學書法研究室主任張炳煌揭曉年度代表字為“融”。

 

據臺媒報道,這一字由台灣KNOWING新聞創辦人暨總編輯楊方儒、大陸知名閩南語歌手陳飛以及廈門市青少年推薦。經過兩輪票選,兩岸共有超1500萬人次參與投票互動,“融”字最終以98.2萬票脫穎而出。

 

張炳煌説,“融”字非常符合目前現實,不僅今年,明年也非常需要這個字。“融”是當前兩岸最需要做的事,更希望借由“融”,兩岸增進相互了解,做更多有利彼此的事情,“大家相互之間理解,會有更好的事情發生,相信明年會有更好的未來。”

 

楊方儒則表示,過去三、五年,不管是融合、融通、融洽還是其樂融融,這些曾經習以為常的兩岸現實遇到很大挑戰,期待未來一年,兩岸往其樂融融的發展方向前進。

 

高票當選的“融”,凝聚著兩岸民意。

 

回顧2023年,從馬英九先生訪問大陸並邀請大陸師生赴臺回訪,到各領域全面開花的交流互動,到兩岸密切的經貿往來,再到9月大陸方面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均是兩岸心心向“融”的例證。

 

正如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近日投書檯灣《中國時報》所言,在兩岸關係如此密切的情況下,雙方維持和平穩定,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才能為台灣青年開創可持續的未來。

 

“缺”映島內民生困境

 

在7日公佈的“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結果中,“缺”以8565票高票“奪冠”,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蛋”和“詐”。得票數排名第四至第十名的字為:“困”“蕩”“亂”“轉”“茫”“變”“盼”。臺媒稱,代表字前三名“缺、蛋、詐”,精準隱喻台灣今年的重大社會議題,道出民眾的心聲。

 

台灣《聯合報》在7日的快評中指出,“缺、蛋”恰是今年台灣最奇特的社會現象。該報在8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再次發問:從缺工到缺蛋,台灣人到底“缺”什麼?

 

“‘缺’字出線成為2023台灣代表字,相信沒人感到意外”。上述文章稱,從新冠疫情前的缺水、缺電,疫情壟罩下的缺口罩、缺疫苗,再到疫情後的缺藥、缺蛋,台灣這幾年一直處於百“缺”待補的困窘狀態,出現搶藥、搶蛋、搶口罩等種種過去難以想像的亂象。當“缺”和“搶”成為台灣的日常,民眾將失去對民進黨當局的信心,社會缺乏安全感。

 

今年代表字“缺”的推薦人是桃園市市長張善政,他的推薦理由包括通貨膨脹讓民眾荷包縮水、缺蛋險釀食品安全問題、缺電影響企業投資信心,工安意外頻出、屏東工廠大火更讓民眾缺乏安全感。而這些正是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無法擺脫的困境。

 

如臺媒所言,“缺”字當選一點都不意外。早在今年3月,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洪孟楷就曾發出疑問,“2023年度代表字真的會是缺嗎?”從開年到3月間,缺電、缺雞、缺蛋、缺藥、缺水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我們真的害怕,會不會今年年度代表字真的就是缺。”

 

如今再看數月前的奇妙“巧合”,洪孟楷表示,這就代表民進黨執政真的天怒人怨,但這種“神預言”根本一點也不想要、也不應該發生。

 

“蛋”字的推薦人,曾擔任臺監察機構負責人的王建煊表示,其推薦的理由並非蛋荒、蛋價,而是——“政治混蛋太多,台灣完蛋;年輕糊塗蛋影響選票,政治完蛋;貪污處處,清廉政治完蛋;大學生品質低劣,台灣未來完蛋”。

 

第三名“詐”字由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推薦,他指出,疫後台灣社會成為詐騙溫床,民眾去年因詐騙財損近70億元新台幣。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表示,排名前六的代表字拼起來是“缺蛋詐困蕩亂”,如果被問到“為什麼一定要下架民進黨”,最簡單利落的回答就是這六個字。

 

回顧“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至2022年,獲選的代表字分別為“苦”“茫”“翻”“亂”“疫”“宅”“漲”,映射著台灣民生問題日益惡化。

 

“從2020年的‘疫’、2021年的‘宅’、到2022年的‘漲’,每個字皆準確反映疫下的人心與社會變化。”臺媒指出,原本期待2023年柳暗花明,沒想到還是選出了“缺”字。

 

洪孟楷也感慨,民進黨近八年執政就是“萬物皆漲薪水不漲、萬物皆缺但不缺‘弊案黑箱’”,這樣的民進黨當局,“還有什麼理由好意思繼續做下去?”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