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陸美食在台灣街頭火爆熱銷 島內輿論:跨越兩岸情感連接
中新網12月19日電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鮮滑爽口的螺螄粉、軟糯香甜的梅花糕、口感不輸冰淇淋的熱奶寶、酸辣開胃的酸菜魚……這些來自大陸的美食近年來現身台灣的大街小巷,成為台灣民眾飯桌上的菜肴,在夜市上成為民眾炙熱追捧的小吃。
台灣《旺報》社評分析大陸美食在台灣街頭火爆的原因:兩岸飲食同文化根源,這也體現出跨越兩岸的情感連結。
評論指出,無論是小吃還是正餐,中餐並不分兩岸。海峽兩岸相隔,但論起飲食,雖受食材、烹調、口味等因素影響,卻有著相同的基因。從這一角度考量,兩岸飲食雖都經歷長時間的演變,講述的還是基於同一文化根源的精神氣質。民進黨企圖割裂兩岸民眾情感,製造鄙夷、憎惡甚至歧視大陸的情緒,卻毀不掉味蕾的記憶。
文章説,兩岸血脈相通、文化同根,但歷史記憶不同,且青年人之間缺少交流,然而這並未阻礙“Z世代”對美食的包容。即便新冠疫情暴發後,兩岸民眾往來、交流活動幾乎陷入停擺,但兩岸青年人在美食方面的交流實則更加頻密。
兩岸美食為何交流更加頻密?
該篇評論分析,首先,隨著網絡社交平臺的發展,網絡科技為美食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可能。其次,“多元混融”已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時代特色,為兩岸美食創新融合開闢了發展新空間。大陸方面,因為幅員遼闊、物産豐富,各地氣候、物産、風俗習慣存在著許多差異。即便各地方省份在飲食上形成了獨有特色,年輕人也樂於互相借鑒,嘗試不同風味。
隨著餐飲業的現代化發展,兩岸的許多小吃已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産,因易於貯藏、運輸便利、保留風味,成為兩岸小吃互通的重要支撐。正是基於餐飲業工業化的發展,螺螄粉、辣條等大陸小吃近年來成為台灣暢銷美食,而台灣的仙貝、牛肉麵、珍珠奶茶早就深入大陸民眾生活。
評論指出,小吃的尋常味是人們對食物的感知,也是對日常生活點滴累積的記憶。千人千味,但口有同好,這是歷史的記憶、DNA的痕跡。味道與生活的緊密交織,使飲食文化透出一種無形的力量,這一力量是跨越世代的感情連結,溫暖著兩岸的人心。兩岸民眾可以多參與到發現美食的交流中來,共同激發中華飲食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台北士林夜市開賣梅花糕 為何火了?
近期,台北士林夜市有攤販開賣大陸傳統小吃梅花糕,在網上引起討論,吸引大批民眾前去排隊搶購。
台灣雜誌《獨家報道》刊發的一篇文章稱,近日士林夜市梅花糕的攤販上出來排隊長龍,吃上一份梅花糕可不簡單。但吃過的民眾都直呼喜歡,口碑從而在台灣網絡輿論場流傳開來。
文章指出,大陸的零食、小吃“逆襲”台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台灣街頭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海底撈、酸菜魚,還有外賣平臺上都能點得到的黃燜雞米飯,以及四處可見的肉夾饃、煎餅果子。這些都是來自於大陸的美食,無不在台灣本就激烈的美食戰場上成為一方之霸。
過去台灣美食名聞遐邇,不少大陸觀光客來台灣,就是要品嘗道地的台灣佳肴。台灣也曾經是創新小吃的發源地。不過民進黨執行“抗中”路線近八年,“扛”到最後的結果,反而是大陸的零食小吃成為台灣“地攤經濟”的靈感泉源,不只拯救了靠擺攤為生的小販,還滿足了無數台灣年輕人求新求變的味蕾。
誰將大陸美食引進來?
文章指出,將大陸小吃引進台灣的“鼻祖”,有些是兩岸婚姻的大陸配偶,有些則是曾在大陸求學就業的台灣人,在當地學習做法之後再帶回台灣。兩岸民間早就隨著人民生活往來,再加上飲食口味接近,在小吃美食上融合發展了。
此一時彼一時,台灣若干年前曾經避之唯恐不及的大陸食品,今天已成為台灣小年輕們心目中的跟風聖品。台灣若干年前是華人娛樂産業重鎮,今天台灣新興世代則唱大陸歌、追大陸星。民進黨當局不要台灣人做中國人,力行“去中國化”課綱與教科書,但他們沒料到的是,一套漫畫中國史,竟在台灣小學生群體之間盛行。
觀察網友在社交平臺的留言,不難發現台灣民眾對大陸美食充滿著好奇和稱讚,有台灣網友表示,“我女兒今天逛夜市看到熱奶寶整個瘋狂了”“肉夾饃是真的好吃,有青椒非常香”“希望台北可以辦一場大陸美食節”。還有台灣網友表示反感將兩岸美食交流上升到政治層面。有網友留言稱,“連吃都有辦法上升到政治,真服了鄉民”“仇中憤青什麼都仇,要不要所有小吃美食也去中化呢?所有中華流傳的食物烹飪手法都不要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