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紀錄片《港九獨立大隊》香港首映
以抗戰歷史增強家國之情 以先輩精神涵養愛國之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和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82週年,由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主辦、新界社團聯會聯合主辦的大型抗戰歷史紀錄片《港九獨立大隊》香港特別行政區首映禮在香港西貢賽馬會大會堂舉行。
此紀錄片時長兩個多小時,以真實歷史影像展現先輩的英雄事跡,記錄了日軍佔領香港時期港九獨立大隊武裝抵抗侵略者的歷史,追憶香港抗戰艱苦卓絕的歲月,向英雄的港九獨立大隊浴血奮戰的不朽精神致敬,弘揚愛國愛港情懷。
首映會邀請了近350位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人士出席,由鄭植之中學升旗隊進行升國旗儀式,並特設環節,由多位中學生向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老戰士獻花致敬,象徵著愛國愛港精神薪火相傳。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鳴説,參加活動的老戰士林珍會長、羅競輝副會長、張少平理事、謝祥興理事、劉蘇女士都在耄耋之年,其中張少平和劉蘇都已98歲高齡,依然精神矍鑠。他説,傳承港九獨立大隊愛港愛國的偉大情懷、開展愛國主義國民教育,是本片的宏大精神內涵,期待本片為香港更加繁榮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讓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出席首映禮的主禮人士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解放軍駐港部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中央政府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的代表,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紫欣、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張進樂、西貢民政事務專員馬瓊芬;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和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譚鎮國等。
林珍會長指出,港九獨立大隊1942年2月3日在抗日戰火中的西貢誕生,在香港淪陷的三年零八個月裏,只有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這一支成建制軍隊,自始至終堅持武裝抗日,港九獨立大隊絕大部分遊擊隊員,有不少華僑,更多的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戰士們很多出身富裕家庭,他們的誓言就是為保家衛國毅然犧牲自己,寫就香港武裝抗日曆史的光輝篇章。她希望香港的下一代能傳承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努力奮鬥。
陳勇會長表示,新社聯受國家有關部門委託,歷年統籌對居港的原抗日烈屬、抗日老戰士的撫恤工作,並一直致力支持留存和維護香港抗日史料,例如曾走訪香港各地尋找抗日遺址,去年發動義工修葺抗日英烈紀念碑園等。李家超特首去年發佈特區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響應新社聯與社會民意,提到設立兩所博物館介紹國家和抗戰歷史,感謝政府從善如流、廣納眾意,並期望政府日後能進一步開發本地豐富的歷史資源,例如推出「東江縱隊香港抗戰史跡遠足郊遊路線」,與兩博物館産生協同效應,進一步推動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譚鎮國理事長指出,大型抗戰歷史紀錄片《港九獨立大隊》考證了大量史料才攝製完成,以真實的歷史影像,展現先輩的英勇不朽。新社聯多年來一直大力推動香港的抗戰歷史教育工作,希望觀眾能通過觀看這套紀錄片,了解香港的抗戰歷史,從而增強國民身份認同和愛國愛港情懷,明白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又指,《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是現今我們捍衛國家安全、維護安穩生活的必要之舉,希望各界全力支持和推動二十三條儘快落地,共同維護現今來自不易的美好生活,進一步保障香港的安穩發展。
本次活動由中國日報(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研究會和深圳市大鵬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也得到本地各界機構和個人的鼎力支持。在放映前,大會特別安排將軍澳合唱團獻唱紅歌,更全場揮舞國旗、區旗合唱《歌唱祖國》,共同向祖國獻上祝福。
本片編劇和導演、歷史學家劉深先生介紹説,《港九獨立大隊》從2009年開始籌劃,搶救性拍攝了數十位健在的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和包括英籍人士在內的歷史見證人。他們深入內地和香港的博物館、紀念館和歷史檔案館,考證並查閱了大量文獻史料,考察香港數十處戰爭遺址,積累了數百小時的影像素材和上千張歷史圖片。
深圳市大鵬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力平擔任該片的出品人和製片人。他介紹説,在製片過程中,也蒐集到包括來自美國、日本等地的影音資料,並尋求還原歷史真相的視頻技術突破,向不怕犧牲頑強抗敵的老一代革命者致敬,也讓一代一代的年輕人牢記流血和苦難、更加珍惜和保衛和平,更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深圳市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研究會會長李建國介紹説,港九獨立大隊從1942年初數十人發展到一千多人,從最初的幾支手槍小隊,成長為擁有長槍隊、海上隊和五個陸上中隊的武裝部隊,襲擊日偽軍、反掃蕩、剷除叛徒和漢奸,同日軍進行了兩百餘場戰鬥;壯烈犧牲的大隊人員和支持他們的本地鄉親115人被追認為先烈。他們開展的“紙彈戰”“地雷戰”等卓絕的城市武裝鬥爭,在二戰東方戰場也較罕見, 永遠為歷史所銘記。
同時,港九獨立大隊是載入史冊的香港大營救行動主要執行者,與廣東地下黨一起,為搶救大量滯留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精英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還營救出被關押在集中營的盟軍戰俘、港英政府官員和美軍援華“飛虎隊”的飛行員,為國家為二戰勝利做出特殊的貢獻。
中國日報香港電 記者 胡琪琛、劉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