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峽,逐夢未來!新老臺胞共抒反“獨”促統“最強音”
5月29日,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在廣州開幕。(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中國台灣網廣州5月29日訊(記者 尹賽楠 張亞靜 李寧)“穿越黎明前的黑暗,必將迎來兩岸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台獨’是絕路,統一是出路!”“兩岸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讓我們逐浪前行,共同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一句句“聲”入人心的話語,凝聚成兩岸民間消弭隔閡、遏制逆流的“最強音”,穿越海峽,響徹神州大地。
5月29日,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在廣州開幕。海峽兩岸有關方面、黨派團體負責人和代表,專家學者及臺胞臺青代表200余人相聚羊城,圍繞“守護共同家園 共創民族未來”主題,暢敘心手相連深厚情誼,瞻望民族復興光明前景。
自2021年至今,“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成為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融心融情的重要平臺。與會嘉賓通過深入研討交流,展現了兩岸同胞反“獨”促統的強大意志,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知灼見,表達了兩岸同胞攜手共圓中國夢的強烈期許。
反“獨”促統 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不容置疑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不容改變的兩岸現狀。不久前,作為“雙少數”的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提出所謂“新兩國論”,公然鼓吹“台獨”分裂,甘為外部勢力“棋子”,令臺海情勢愈加凶險嚴峻,遭到廣大台灣同胞強烈聲討和反對。
“賴清德違逆台灣期盼兩岸和平發展的多數民意,為兩岸關係埋下動蕩的危機,他引戰不避戰,居危不思安,致使臺海形勢凶險。”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表示,我們要守護共同家園,絕對不能縱容“台獨”分裂分子;我們共創民族未來,就要牢牢抓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無論風浪多麼險惡,兩岸同胞都要懷抱著兩岸一家的親情,守護共同家園,共創民族未來!”
“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對兩岸和平統一仍充滿信心。”談及當前複雜的臺海形勢,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兩岸關係面臨一些衝擊,但這不會影響兩岸統一的歷史趨勢。“兩岸同胞都是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誰也無法阻擋兩岸同胞深化合作的大勢和潮流。”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通過知曉台灣歷史,我們能夠很清楚地認識到,‘台獨’是不可能成功的。”自1949年至今,台灣與大陸已分隔長達75年,儘管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我們衝破對峙隔閡、推動交流合作的努力從未停止。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表示,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記憶,“我們主張統一就是愛台灣,只有讓島內民眾正確認識歷史,了解台灣薪火相傳的愛國主義精神,才能真正體悟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大家庭,認同兩岸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薪火相傳 青春逐夢正當其時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先進的中國青年始終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歷史向前的有生力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浙江大學遺傳學教授許志宏表示,站在全體中國人的立場,兩岸統一,是復興中華民族的關鍵步驟。“以台灣視角而言,參與民族復興是責任也是義務,而復興所帶來的民族尊嚴、榮光及機遇,更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台獨’分裂勢力自甘充當外部勢力的棋子,充當國際反華勢力的馬前卒,我們的‘共同家園’正面臨著內外聯動的嚴峻威脅。”華東師範大學亞洲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林哲元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一起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在共同反抗壓迫和侵略的鬥爭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文化和歷史聯繫。“這種聯繫在情感和精神上,將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我們的共同家園就是我們的共同命運。”
“作為台灣青年,我們有責任傳承中華文明,堅定守護我們的共同家園,合則兩利,分則兩敗。”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臺生部部長林彥辰説,兩岸統一不僅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臺青發展的堅實保障。“台灣青年渴望發展、進步,渴望與大陸同胞交流合作,兩岸青年應該互學共進,共同面對挑戰,攜手成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為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力量。”
“兩岸青年有幸成長在和平的年代,見證祖國大陸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時代賦予的新任務,我們要團結愛國愛臺的兩岸青年,結合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和台灣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和實現統一後長治久安的新路。”新中華兒女學會研究員陳斯俊呼籲,兩岸青年應攜手奮鬥,繼承先烈先賢的精神和事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