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子京津冀研學感受大陸發展變化

編輯:王瑞穎|2024-08-14 11:06: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台灣學子京津冀研學感受大陸發展變化——

 

“我會把此行見聞分享給更多島內朋友”

 

在河北定州貢院模擬“鄉試”,沉浸式體驗古代科舉制度;在天津觀看相聲表演,欣賞中國語言的魅力;從雄安新區乘坐高鐵到北京,沿途感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成果……在前不久舉辦的2024年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京津冀專題)活動中,來自台灣的數十名師生在京津冀多地參訪,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領略協同發展帶來的新變化,不斷加深對兩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認同。

 

了解兩岸歷史聯結

 

宣佈考紀、發放准考證、搜身進考場、鳴鑼後開始答題……這一整套的科舉考試模擬流程,讓台灣師生感慨自己“穿越了”。日前在河北定州貢院,參加研習營的台灣師生穿上漢服,端坐在貢院考場裏認真答題。

 

“我希望通過親身體驗,能更細緻了解科舉歷史,體會古人參加科舉的心路歷程。”臺生曾紫涵剛剛高中畢業,是一位“首來族”。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原本科舉考試都是課本或電視劇裏的內容,沒想到自己可以親身體驗到,讓課本知識出現在現實生活裏。

 

專題科舉講座、北京故宮“殿試”場景觀摩、北京台灣會館(台灣學子進京趕考的落腳地)參觀……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研習營的師生對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感受燦爛中華文化

 

相聲是京津地區一種喜聞樂見的傳統曲藝。在天津的相聲茶館,台灣師生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嗑瓜子,一邊欣賞相聲表演。天津美食美景、百姓生活日常、影視文學作品……各種類型的話題,演員們都能信手拈來,用幽默的語言、活潑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們,讓大家開懷大笑。

 

“真是太有意思了!演員們知道今天我們會來,還特地準備了有台灣元素的笑話。他們一會兒講在台灣旅遊期間的奇聞軼事,一會兒模倣臺劇裏演員特有的腔調,沒説幾句就能贏得在場觀眾的掌聲和笑聲。”臺生吳採原感慨,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演員們能嫺熟地運用各種素材進行表演,説明他們基本功很紮實。同時這也體現了中國語言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不只是相聲,台灣師生們表示,從雄偉險峻的長城到氣勢恢宏的故宮,從精彩絕倫的京劇表演到活靈活現的天津泥人張彩塑,這次活動的不少內容都讓大家感慨不虛此行。

 

“當我們來到天津塘沽時,很多同學好奇這裡怎麼會有大型的媽祖廟,而且還有台灣宮廟前來交流時帶來的媽祖像。”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這些都充分説明,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有著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和共同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記憶。

 

驚嘆大陸科技發展

 

刷臺胞證進站、對號入座、靠在椅背上靜靜欣賞窗外的美景……研習過程中,台灣師生一起體驗了大陸的高鐵之旅。高速平穩的運行,寬敞舒適的車廂,現代智慧的設備,都讓大家連連誇讚。

 

“看,這是我倒放在車窗旁的礦泉水瓶,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就一直沒有傾倒過。我還發現,座位附近有充電插口,方便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充電。”臺胞陳雅婷感慨萬分,這次研習讓大家看到了大陸日新月異的面貌和科技方面的進步,她會把此行見聞分享給更多島內朋友。

 

運用小程式預約博物館展覽、用手機軟體下單外賣飲品、掃碼乘坐地鐵公交……交流中,師生們説,大陸的互聯網應用很發達,給大家的衣食住行帶來了便利。希望未來還可以再來大陸,感受體驗各式各樣的新消費場景、新服務業態。

 

“這次的研習營活動是一次文化之旅,營員們用心記錄、研學、探究,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偉表示,北京市臺聯作為在京臺胞的愛國民眾團體,在兩岸交流交往中將繼續利用各種有效載體開拓交流新途徑,推出更多有特色的體驗式交流項目,讓兩岸同胞走近走親。(本報記者 柴逸扉 文/圖)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