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理想母港是台灣?島內輿論喊話當跼踀兩岸和解

福建艦理想母港是台灣?島內輿論喊話當跼踀兩岸和解

 

福建艦(圖片來源:中國軍號)

 

11月5日,福建艦正式入列,島內輿論高度關注。不少臺媒注意到“玉淵譚天”7日發文中提到,福建艦未來必去之地包括台灣海峽,網絡上甚至出現“福建艦以台灣為母港”的討論。

 

臺軍退役少將栗正傑指出,台灣海峽水深只有200米,平均寬度約180公里,恐怕容不下一個航母戰鬥群。他認為,福建艦合適的母港在花蓮,從這裡一齣去,馬上就是很深的海溝,適合潛艦活動,且福建艦搭載的長里程艦載無人機,可以直逼美國所謂的“第二島鏈”。

 

有民進黨籍學者則角度清奇地宣稱,台灣不會被航母壓制,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牢牢卡住解放軍邁向藍水的氣口。其發文稱“福建艦”越是進步,就越突顯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地位。

 

然而這番自我安慰卻沒有得到美方認同。美國《紐約時報》指出,若解放軍對臺發動軍事行動,福建艦初期作用可能不大。這是因為兩岸距離太近,大陸東部沿海已有多處空軍基地,完全夠用。福建艦可以與驅逐艦、潛艦組成打擊群,部署在西太平洋,對臺封鎖。

 

有臺媒關注到福建艦入列的三個跨時代意義,包括解放軍從近海防禦時代轉型為遠海防禦時代、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開啟航母電磁彈射時代。

 

還有島內學者對比了福建艦與美國“福特號”航母,指出在建造進度上,福建艦相對順利,而“福特號”則因預算失控與性能瑕疵屢遭延宕,導致該艦在2017年服役後,直到2022年3月才完成首次部署。

 

相比對武器裝備細節的推敲和琢磨,島內輿論更在意的是台灣未來方向和路線的選擇。台灣《聯合報》民調顯示,近9成民眾強調兩岸必須維持溝通以避戰。

 

知名兩岸關係學者蘇起日前疾呼,台灣的處境正在快速惡化,軍事上“完全沒有反抗力量”,經濟上也隨著臺積電赴美設廠而“快到頭”。他呼籲,台灣必須及早認清現實,不能假裝民主、假裝安全、假裝過日子,只有主動和談,才能自救,也才能真正避免戰爭。

 

福建艦入列是解放軍戰力的又一次升級,這不是戰爭風險的催化劑,而是和平力量的強化劑,是不確定世界當中,確定性的一次勝利。當前,歷史巨輪正朝著祖國完全統一的方向行進,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無法阻擋。(文/關其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