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真正的歷史”,島內呼籲堂堂正正紀念光復80週年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環球時報記者 劉欣 李嘉鈺】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連日來,大陸舉辦了多項活動紀念這一歷史時刻,不少島內人士參加。
“共鑄中華 光陰為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分享會21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約百位兩岸各界代表齊聚一堂,通過歌咏、朗誦、講演、影像等多種形式,共同追憶台灣光復歷史,緬懷抗戰先烈。台灣霧峰林家後人、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在視頻致辭中回顧了台灣同胞在日據時期的抗日壯舉。
同日,臺盟中央在北京舉辦第十二屆大江論壇,以“中國心·民族魂——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為主題。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在發言中表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就是要傳承台灣先賢那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精神,讓這段歷史成為兩岸同心的紐帶,代代相傳、血脈不斷。
23日,在“兩岸關係新形勢”學術研討會暨清華兩岸論壇上,台灣學者丁仁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台灣光復是一個非常清晰的歷史事件,為兩岸關係做了一個明確界定。大陸紀念台灣光復,為這一歷史事件做了明確定位,對於台灣一些人將會起到激勵作用。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舉行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活動對兩岸是重要的大事。80年前,台灣終於脫離了日本殖民統治,回歸了中國。大陸舉辦活動,一是紀念台灣回歸,掙脫日本殖民統治;另一方面也是展望未來,希望兩岸能夠保持和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他同時表示:“我想台灣民眾是以正面角度來看待大陸紀念台灣光復,同時這也讓台灣民眾思考,兩岸關係應該走向怎樣的未來。”
儘管民進黨當局否認台灣光復,但島內社會還是舉辦了多項活動。據台灣《聯合報》23日報道,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人22日晚在當年日本總督遞出降書的中山堂光復廳舉辦“讀給台灣的詩”詩歌朗誦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應邀出席,並以閩南語朗誦詩人賴和紀念“霧社事件”的《南國哀歌》。他説,80年前經歷浴血抗戰,終於迎來台灣的光復,“我們不會忘記多少先輩先人用生命付出以及負重前行,才光復了台灣”,不會忘記李友邦、翁俊明、丘念臺等前輩為了抗戰而奮勇向前的身影。
台北市政府表示,活動現場氣氛感性、莊嚴,詩人與嘉賓輪番登臺朗誦,傳遞對土地與歷史的深厚情感,共同見證光復80週年的重要時刻。
22日,由梅花媒體集團主辦、中華婦女黨協辦的“導正史觀,放眼未來”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在台北舉辦。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認為,兩岸目前的癥結,第一是完全沒有互信的政治基礎,第二是民族認同。他批評民進黨當局“恨中、仇中、反中”使兩岸越走越遠,同時民進黨還用各種方法阻撓兩岸和平,包括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嘴上説鼓勵交流,實際上所有交流都被層層拘束。夏立言直言,他認為兩岸關係已經有很好的牌,就是“九二共識”。
中華婦女黨主席涂明慧稱,當年台灣重回祖國懷抱,象徵民族自決與歷史正義的落實,也為今天的和平與發展奠定基礎;研討會意在讓社會重新理解台灣光復的真實意義,並把這段歷史轉化為推動兩岸和平與台灣繁榮的實際力量。
新黨主席吳成典説,台灣光復後,廣大台灣民眾感到十分高興、無比光榮。歷史文件清晰地表明台灣是光復,與民進黨當局“終戰”提法有天壤之別。他稱,台灣光復表明中華民族獲得勝利。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22日也表示,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
台灣《中國時報》22日刊登的一篇言論稱,抗戰勝利80週年才有台灣光復80週年,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歷史是延續的,沒有日本投降,沒有抗戰勝利,台灣有什麼光復?沒有光復,哪來的成為中國一省?“這整段歷史,台灣人全部親身經歷過,因此沒有回避的任何空間”。但近些年台灣歷史被扭曲,清朝統治台灣200多年、鄭成功的歷史定位等,都在民進黨“統治”下在教科書中消失。文章稱,現在情況是整個大形勢變了。台灣人的意識也變了,反戰、要和平、要安定,“疑美論”更是全世界的主流。在這個時機,用“終戰論”否定抗戰勝利80週年,用“沒有光復”的奴隸意識看台灣光復80週年,不被台灣人民瞧不起才怪!文章最後説,台灣人就是要堂堂正正站出來,紀念光復80週年,不再做殖民地的奴隸,找回真正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