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心”战“疫”
美好教育追梦人
唱出心中最幸福的歌
做真善美的“播育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王静
唱出心中最幸福的歌

匠心追梦:幸福,就是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你。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是幸福的。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把培育好学生作为最光荣、最圣洁的事业,让生命因为音乐教育变得厚重而美丽。

1991年8月,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王静踏上了教育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从此,她和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真正爱上许许多多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至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孩子学唱《妈妈的心》,一个学生失声痛哭,原来他没有了妈妈,从此,有机会就去关心他,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为了教学生学戏曲操,站在高高的桌子上,为的是让每个孩子都看清动作;每次合唱排练完,整个操场只剩自己的孩子在角落里等待,心里难免酸酸的;为了排练一个节目,嗓子哑了一个多月;常年用声过度,嗓子得了声带小结……二十九年如一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才让她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知心朋友。

谁需要关爱,谁的胆子小,谁需要鼓励……王静教的班级多,可是她却对孩子们的特点了如指掌。胆小自闭的郭雨辰摘了校园盛开的花。孩子们把这件事告诉了王静,她没有批评,而是问“小花那么漂亮,为什么要去摘它?”答案出乎意料,郭雨辰说花是给她摘的,希望她戴上会更漂亮。王静拉着他的小手,让他把花戴在自己头上,还和他一起合影,他高兴地笑了起来,然后王静告诉他和孩子们,花儿是为了让大家高兴才盛开的,为了大家都开心,以后不要摘花了。从那以后,郭雨辰越来越开朗,学习发言也积极了,从不爱说话,变得可以在集体面前表演节目。

“爱”的表达有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举动,一份关爱。每次一走进校园,王静都习惯给每个孩子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一声“宝贝你好”。每天,她也能收到学生送的小礼物:一片金黄的树叶、一只千纸鹤、一张写着“我喜欢王老师”的纸条……

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孩子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王静常说,要做不满足于仅仅做好常规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做一名敢于挑战、勤于钻研的音乐教师,用美好的音乐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作为教研组长,她每周二下午带领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提前一周布置备课内容;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年轻教师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她就和他们一同确定主题,研究课型,同步听课,进行反思、研讨。组员获省市区课堂教学一等奖、基本功一等奖的好成绩,她比自己得奖都开心。

在实践创新、潜心科研的道路上,她一路成长着、收获着。辅导学生口风琴吹奏乐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获区一等奖;组织班级口风琴比赛,不断摸索,不断努力,最终获得区一等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年来,王静用心灵,刻画着孩子们健全的性格,用双手创造着孩子们的未来,用身心播种着教育最宝贵的财富,用实际行动争做家长信赖、孩子喜爱的最美教师。正如她一直所坚持的,要把职业当学问来研究,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