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音樂《東去西來》:展現音樂與數字媒體新互動

2018-10-22 08:09:23|來源:文匯報|編輯:于曉萱

  舞蹈家黃豆豆在 《東去西來》中演繹了全新作品 《鏡·界》,這是一部緊密結合弦樂、舞蹈和影像的跨界作品。 (上音數字藝術傳媒學院供圖)

  日前亮相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青年藝術創想周”的 《東去西來》展示了 “數字時代”傳統藝術門類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八部創想型音樂作品,以民族音樂為核心,融合了西方音樂元素,並加之以舞蹈、繪畫、裝置、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呈現了多元藝術的和諧交匯。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運用數字技術手段,拓寬音樂、舞蹈、戲劇等傳統藝術的表現空間,為藝術跨界融合發展提供方向與例證,讓視覺工程師能和舞蹈家、演奏家一起同臺‘表演’。” 《東去西來》的策劃者、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科帶頭人代曉蓉認為,新時代的舞臺需要在傳承中開拓創新,相容並蓄,和諧共生,跨界融合將為舞臺藝術帶來嶄新的生命力。

  數字媒體,為傳統舞臺提供更為龐大的想像空間

  舞蹈家黃豆豆在 《東去西來》中演繹了全新作品 《鏡·界》,這是一部緊密結合弦樂、舞蹈和影像的跨界作品。舞台中央,特別設計了一個虛實並置的劇場空間,借助數字媒體的記錄性,以及全息影像的即時性和沉浸感,加上藝術加工,黃豆豆在演出現場與兩年前的自己一同起舞,實象與幻象之間産生了虛與實、有與無、自我與本我、現實與夢境的對位關係,作品的靈感正是來源於 “鏡中影像”,詮釋了對於 “我”的努力探尋。

  “與一般舞蹈表演不同的是,借助數字媒體,同樣的作品呈現了厚重的時間質感,仿佛是創作者在與時間交流,與未來對話。”黃豆豆説,數字媒體為傳統舞臺提供了更為龐大的想像空間。

  “音樂是一種無界的語言,可以跨越所有的屏障,觀眾將在視覺、聽覺的新型互動中體驗文化交匯從何而起、向何而去的哲思境界。”為了使音樂得到視覺化的呈現,代曉蓉帶領製作團隊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築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攝,全部影像製作由上音數媒學院師生完成,畫面純凈超然、震撼人心,猶如徐徐展開壯闊的天地畫卷。

  東方與西方、多民族音樂元素的碰撞,讓作品“不拘一格”

  《東去西來》的八部創想型音樂作品,以及 “序” “間奏”和 “尾聲”,創作者來自中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最終呈現出 “不拘一格”的藝術魅力。

  知名音樂人張旭儒創作的 《擊節》,以雲南佤族的聖物 “木鼓”為主要創作對象。對佤族人而言,木鼓是 “通神之器”,是生命的想像。創作者還在人聲中融入阿爾泰山地區原住民族所特有的歌唱藝術“呼麥”,與質樸粗獷的木鼓聲、多媒體影像間交相呼應。

  新疆音協主席、上海音樂學院研究員努斯勒提創作了 《夢回》。努斯勒提説,坐落于絲綢之路上的龜茲是中國與世界和平交往的象徵,很多人都在研究它的文化現象。此次,他利用竹笛、笙、手鼓、琵琶、豎琴、弦樂等民族器樂和西方經典器樂 “刻畫”了他心中的龜茲。 《對話》極富象徵意義,風格迥異、個性鮮明的女子四重唱與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演奏相結合,以無字歌形式呈現現代音樂與原生態音樂的交匯。

  《景象》則是其中一個非常獨特的作品。英國實驗影像藝術家史蒂芬·加裏奧特從東西方不同的視角來看地球的風景,中外器樂將與影像形成巧妙互動,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感受,探討“我們是誰,我們該走向何方”的主題。(本報記者 童薇菁)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