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亭殺人事件》圓滿首演 打造懸疑推理舞臺劇

2019-01-11 15:57:55|來源:北京晚報|編輯:于曉萱

 

  1月10日晚,由趙淼導演,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同名小説的懸疑舞臺劇《回廊亭殺人事件》在保利劇院結束首輪演出。

  這是東野圭吾小説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原著中既有令人窒息的懸疑情節、殘酷的命運鋪設,又包含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和關照。所以在改編的舞臺劇中,懸疑的情節是一條主要的貫穿線索,而另一條重要的情感線索是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強烈回憶。兩條主線糾葛交纏,虛實情境交互推進,在原創音樂的烘托下,緊張、懸疑的感覺漸入佳境,現場瀰漫著懸疑的氣氛,不到最後一刻,真相不會揭開。

  東野圭吾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小説《回廊亭殺人事件》被稱為東野圭吾最詭異最具悲情的本格推理極致之作,它到底講了一個怎樣溫暖又殘酷的故事?從最初的改編到最後的成型創作團隊經歷了哪些挑戰?追求藝術、商業、娛樂高度融合的背後又有怎樣的一顆初心?

  孕育一部作品的個中艱辛只有劇組主創才最有體會。導演趙淼坦言,這次改編東野圭吾先生的作品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因為東野先生的文學作品在讀者的心中會有一個既定的認識,這些既定認識也會被先入為主地用來理解由這些文學作品改編的舞臺劇、影視劇。但是,沒有難度,沒有挑戰,又怎能鍛造出經典改編之作? 

  主創們在劇本編寫階段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先將10萬字的文學文本按照戲劇的結構把情節全部拆開,進行重新排列,編寫出34場戲、5萬字左右的戲劇文本    

  為了讓演員的表演能夠真實和貼近人物,趙淼與全體演員在前期準備時特意趕赴日本體驗生活。他們在日本的幾天裏什麼都不做,只是遊走在城市的街頭,觀察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觀察警察怎樣走路、父母怎樣接送放學的孩子、熟人怎樣打招呼,去看餐館裏的日本人怎樣吃飯。    

  這部作品的演員由國家話劇院的話劇演員、音樂劇演員、戲曲演員、現代舞演員所構成,美學標準上的衝突如何化解?表演習慣上的桎梏怎麼打破?為此,趙淼在這部劇裏為演員制定了一個最大的表演原則,那就是“能做就不説”,演員展現出來的狀態,遠比臺詞要迷人得多。    

  劇本、表演都配合完成後,音樂和音響效果成為實現觀劇效果的重要保證。偌大的保利劇院如何變成“回廊亭”?劇組重新搭建的音響工程,注重每一段音樂的編創,《回廊亭殺人事件》的音樂設計從四個角度考慮,一方面:音樂要帶有極為鮮明的敘事功能,在每一次矛盾轉折和激發的同時音樂都給予呼應和渲染,讓觀眾在了解劇情的基礎上增加情感上的認同和預感;另一方面:音樂又在頭尾呼應出導演對於整部劇的期望和價值觀,這是一部充滿了悲情主義色彩的浪漫而懸疑的都市劇,要映射出每一個人內心的荒涼,音樂做了詮釋和表達,使人從中得到了共鳴。還有一點是從技術層面上解讀:音樂在渲染的同時,還要不干擾臺詞,這也需要用很多技術手段實現的。另外,劇中的配樂因為要配合表達敘事,所以有時會跳出音樂的邏輯而迅速跟進劇情,要在技術層面盡力解決,以求達成音樂結構和劇情結構的高度統一。最終,整部作品達到了讓觀眾沉浸于故事之中的現場效果。這些細節,都是主創團隊要面臨的考驗。所有的緊張和忐忑,也都在完美落幕的那一剎那得到了釋放。

  縱觀國內舞臺劇市場,懸疑推理劇並不多見,但推理小説的觀眾群則十分龐大。讀者們希望看到自己喜愛的推理小説得到更加多元的呈現,舞臺劇愛好者們也對懸疑推理題材接受度高,非常期待。然而懸疑推理舞臺劇在話劇市場發展較短,市場上的演出以改編歐美名著為主。因此,《回廊亭殺人事件》全球首度改編舞臺劇,可以説是開了一個好頭,希望今後有更多優秀的懸疑推理作品,能以精彩的舞臺呈現被搬上中國的舞臺。 (本報記者 王潤)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