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春耕備耕工作全面鋪開 驚蟄聽春聲
來源:泉州網  |  2021-03-05 10:27:21

  泉州網3月5日訊 (記者 許雅玲)“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面對全年農業生産第一仗,泉州市農業農村局立足農業生産實際,及早著手,搶抓農時,全力備戰春耕,確保新的一年産業增效、增收,一幅戰“疫”下的春耕備耕圖鋪陳開來。

泉州市春耕備耕工作全面鋪開 驚蟄聽春聲

  在永春縣湖洋鎮玉柱村農田裏,農民正積極開展春耕生産。(林勁峰 姚德純 攝)

  穩産量 完成早稻播種逾52萬公斤

  春耕備耕,糧食最為關鍵。奪取糧食豐收,對於穩住“三農”基本盤,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性。

  連日來,晉江市九十九溪水稻高效栽培科技示範基地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技術員黃水明正帶領農民們在水田裏來回穿梭,播種育秧。由於量大,基地將分4批進行育秧,每批擺放一萬多個秧盤,共播種3430公斤。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段時間來,我市有序推進春耕溶田、早稻播種,目前已溶田15.9萬多畝,完成早稻播種52.1萬多公斤。提高糧食生産裝備支撐,加大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推廣普及,培育2個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此外,加強59.8萬畝水稻功能區建設,推進1500畝山壟田復耕增産;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已批復0.87萬畝開工建設,開展4.89萬畝的竣工驗收。

  備良種 調入雜交早稻種子20萬公斤

  種子品質是農業豐收的基礎。2日至4日,市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聯合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隨機抽取南安、永春、惠安、德化等地11家種子經營門店,開展雜交水稻種子市場檢查。

  此次檢查內容包括門店雜交種子的進貨渠道、銷售臺賬、標簽標識是否規範,是否經營未審先推品種,經營的種子是否網上備案等。同時,隨機抽取部分雜交種子的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發芽率、水分、凈度、純度、真實性和轉基因等品質指標檢測。通過檢查,有效凈化種子市場,使種子市場更加規範,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

  我市還積極引導種子經營門店不誤農時地調入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優質農作物種子,順暢供應“及時種”,保障種子數量安全供應。及時掌握雜交水稻和大宗蔬菜種子價格的市場動態,按有關規定給予調控,嚴肅處理哄抬種子價格的門店。

  截至3月1日,全市已調入雜交早稻種子20萬公斤左右,滿足19萬多畝雜交早稻春耕生産的種子需求。同時,完善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全市在庫儲備水稻種子41萬公斤,其中雜交稻22.05萬公斤,常規稻18.95萬公斤,可供播種面積34.13萬畝。

  保供應 6.95萬畝大棚豐富蔬菜品種

  確保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是春季農業生産的一大任務。我市充分利用6.95萬畝大棚蔬菜基地的技術優勢和氣候優勢,採取“春提早,秋延後”的種植技術,大力發展茄果類、瓜類等優勢蔬菜生産,調整産品上市結構,豐富蔬菜上市品種,增加鮮菜平衡供應能力。

  走進位於永春岵山鎮和林村的泉州科源生態農業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將成苗的菜苗移植到水培蔬菜種植大棚的生産區內。據基地負責人陳其森介紹,該大棚面積達20余畝,是全市最大單體智慧溫室大棚,今年1月部分投産,每日可提供蔬菜1500斤,下個月完全投産後,日産量將達到2000—2500斤。基地還為當地村民提供10多個工作崗位,吸收30多名就業人員,帶動周邊村民參與水培種植,共同致富。

  近年來,我市把提高現代農業水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方式支持設施農業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成設施大棚6.95萬畝,蔬菜標準化育苗基地6個,千畝連片設施大棚7個,百畝以上設施農業生産主體超百個,植物工廠化1個。

  強服務 近八千台農機助力春耕生産

  入春以來,我市各級農機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搶抓農時,全力投入農機春耕備耕中。早在1月25日,市農機管理總站已就做好2021年農機春耕備耕工作印發通知,要求我市各級農機部門要做好春耕的各項準備和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開展機械化服務,確保春耕農業生産順利進行,同時要加大農機安全生産監管力度,消除農機事故隱患,預防農機事故發生。

  連日來,市農機管理總站工作人員還奔赴惠安縣、南安市等春耕生産一線,深入田間地頭調研指導農機春耕備耕工作。截至3月2日,全市投入農機具7984台,機械耕整地面積9.9萬餘畝,機械種植面積0.496萬畝,檢修農機具8344台,線上培訓農民211人次。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