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研討二里頭遺址綠松石“中國第一龍”
來源:河南日報  |  2021-03-12 09:01:18

  原標題:專家學者研討二里頭遺址綠松石 “中國第一龍”,你從哪來?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

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本文配圖均為二里頭考古工作隊供圖

  歷經60多年的考古發掘,二里頭遺址涌現了多個“中國之最”。其中,遺址出土的眾多綠松石器堪稱“超級國寶”。

  那麼,製作這些寶物的原料綠松石從何而來?加工工藝有何不同?3月11日,在二里頭綠松石綜合研究討論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02年,“超級國寶”綠松石龍形器的出土亮相,震驚了考古界。不少學者認為,這一綠松石龍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是真正的“中國第一龍”。綠松石龍由2000余片綠松石鑲嵌組成,體量之大、製作之精之巧、用綠松石片之多,堪稱“獨一無二”。而另一“國寶”獸面紋銅牌飾,則由數百片幾毫米大小的綠松石以“馬賽克”鑲嵌工藝製成,歷經3000多年卻紋絲不動,這樣高超的技藝實屬罕見……

  “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土了不少綠松石器,形成了中國綠松石工藝史上的一個高峰,對研究‘華夏第一王朝’禮制和王權特徵等提供了重要資料。”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海濤説,近年來,在遺址作坊區的東北部,發現了一處面積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綠松石器作坊,出土了數千件綠松石原料、嵌片的毛坯、半成品、成品、廢料、殘次品和製作工具等,為分析綠松石器原料來源、工藝流程提供了絕好的標本。

  專家認為,在二里頭時代,綠松石器跟玉器一樣,作為高端消費品為貴族階層所擁有。綠松石器加工坊的存在印證了二里頭先民在當時已經有了穩定的綠松石來源。那麼,製作綠松石器的大量礦石採自哪?

  2011年,陜西省洛南縣洛河河口發現了一處距今約3800年的綠松石採礦遺址。考古人員將該遺址出土的綠松石與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進行化學特徵分析,結果表明兩者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這也與考古學研究結果相符,由此基本可以斷定陜西洛南為二里頭綠松石原料來源地之一。

  之後考古人員又考察了鄂、豫、陜的南、北綠松石礦帶,將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和採集樣品進行對比分析。“根據有限樣品量的銅同位素組成特徵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北礦帶的雲蓋寺綠松石礦應該也是二里頭先民所使用的綠松石礦源之一。”趙海濤説,從目前研究結果看,古代先民已突破地域局限,有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二里頭遺址綠松石器作坊周邊就是鑄銅作坊,這一區域緊鄰宮殿區。專家推斷,它的産品及其生産應該為王室貴族所壟斷,性質應當屬於官營作坊區,可以説是中國最早的“國家高科技産業基地”,這裡的綠松石器製造工藝無疑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水準。這也構成了二里頭王朝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徵。

  3000多年前綠松石器工藝流程跟當下有何不同?考古人員對二里頭綠松石器的工藝進行分析後發現,其製作工藝包含了原石開採、加擊劈裂、切割、研磨、穿孔、拋光、鑲嵌和拼合等不同技術的體系及組合加工方式。當代工藝與其一脈相承,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綠松石器加工作坊設施齊全、工序繁多、技術水準高超,都經過長期反復使用,表明這一時期的綠松石器生産製作已經實現了專業化、規模化。”趙海濤説,此前考察的北礦帶區域,除雲蓋寺外還存在諸多礦點,二里頭先民還在其他哪些礦點進行過開採,還需進行全面考察、採樣和分析。目前,相關考古發掘研究還在進行中,關於“最早的中國”裏的綠松石還有更多故事等待著我們研究。(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郭歌)

編輯:萬慶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