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非遺項目呈現天遼地寧秧歌情
來源:遼寧日報  |  2021-02-09 09:39:15

  原標題:《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線上播出 12個非遺項目呈現天遼地寧秧歌情

12個非遺項目呈現天遼地寧秧歌情

海城高蹺風格奔放、熱烈

  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承辦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遼寧非遺展示展演系列活動”正在進行中。作為該系列活動之一的《遼海情韻——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于2月6日至11日在線上播出,12個專題片全方位呈現12個省級以上秧歌非遺項目風貌。

  遼寧秧歌是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時所唱的頌歌等有關。在300多年的傳承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形成了如今活躍在東北各地的民間舞蹈形態。每年正月,無論城鎮還是村屯,都有秧歌隊歡快活潑的嗩吶聲、鑼鼓聲,正月十五元宵節達到高潮。

  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拍攝的《遼海情韻——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包括《遼寧秧歌》《撫順地秧歌》《本溪縣太平秧歌》《本溪全堡寸蹺秧歌》《丹東上打家什高蹺》《海城高蹺》《蓋州高蹺和復州高蹺》《上口子高蹺》《淩源高蹺》等12個秧歌專題片。

  遼寧秧歌包括地秧歌、寸蹺秧歌和高蹺秧歌。地秧歌有“地蹺”之稱,含“以地為蹺、平地起舞”之意;寸蹺又叫“寸子”,展現漢族與滿族民間舞蹈和習俗的自然融合;高蹺又細分為遼南高蹺與遼西高蹺,是遼寧秧歌藝術成就的最佳代表。遼寧秧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濃縮了遼寧人日常生活的記憶。比如本溪全堡寸蹺秧歌由滿族太平秧歌發展而來,後與河北矮蹺表演技藝相融合而成,並靠民間藝人口傳身授流傳至今。本溪全堡寸蹺秧歌將腳步跺和膝部有規律的顫動有機結合,具有走路不忘跺顫、動作各異、角色全的表演特點。

  淩源高蹺在清代已出現,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鼎盛,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善於根據故事情節裝扮各種人物。蓋州高蹺和復州高蹺同屬遼南高蹺。蓋州高蹺是在古代民間雜技踏蹺和百戲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復州高蹺發端于清初,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表演以舞為主,舞而不唱;南派表演有舞有唱,以唱為主。上口子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素有“遼南一枝花”之稱。它在樂曲、服飾、技巧上保留了傳統風格,又吸收了耍孩兒、戈戈腔等民間藝術精華,增加了《西遊記》人物,能渲染氣氛,感染觀眾。丹東上打家什高蹺由天津、河北傳入丹東地區,俗稱天津蹺,人物個性鮮明,舞姿粗獷豪放。

  海城高蹺屬大鼓高蹺,按傳統習慣通常由7副架(14人)、多者12副架(24人)組成。人物有生、旦、醜等行當,扮相各具特色。海城高蹺堪稱是以舞蹈為主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具有奔放、熱烈、火爆的藝術風格。

  天遼地寧秧歌情,該系列紀錄片展示了遼寧的地域文化。(文/圖 楊競)

編輯:楊海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