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馬鞍橋山遺址 以紅山文化為主體的大型聚落址
來源:遼寧日報  |  2021-02-19 09:48:16

遼寧馬鞍橋山遺址 以紅山文化為主體的大型聚落址

馬鞍橋山遺址考古現場

遼寧馬鞍橋山遺址 以紅山文化為主體的大型聚落址

遼寧馬鞍橋山遺址 以紅山文化為主體的大型聚落址

經過修復的出土陶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核心提示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期陸續公佈2020年度文物考古成果,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五項考古發掘項目: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2號建築址發掘項目、馬鞍橋山遺址項目、城子山遺址項目、兩家子遺址項目、桃花營子遺址;三項遺跡遺址調查:鐵嶺地區高句麗遺跡調查、營口地區高句麗遺跡調查 、遼寧省石窟寺遺址專項調查;一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喇嘛洞墓地IM5齣土甲胄保護修復項目。遼寧省年度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修復及遺跡遺址專項調查工作,對於遼寧歷史文化研究乃至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本報從今日起,推出2020年度遼寧考古新發現系列報道——

  發現人工環壕及房址灰坑

  2020年度馬鞍橋山遺址發掘工作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朝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平縣博物館和牛河梁遺址博物館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公佈了馬鞍橋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

  2020年發掘工作從5月持續至11月底。此次發掘共布5米×5米探方40個,外加擴方,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共發現房址3座,灰坑22個、壕溝(聚落環壕)1條。出土遺物主要為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貝器等,數量近60余件。確認該聚落址周圍存在人工環壕,使聚落佈局更加清晰,發現興隆洼文化時期的遺物,使聚落址內涵更加豐富。

  通過發掘所發現的遺跡和遺物,初步確認了該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為主體的聚落址,目前僅發現一座興隆洼文化時期的灰坑,其餘遺跡均屬紅山文化時期,遺物也是以紅山文化時期的為主。其年代應從興隆洼文化時期延續到紅山文化時期,時間跨度較大,這是遼寧省首次發掘這種類型的聚落址,對於進一步認識紅山文化不僅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材料,而且拓寬了研究視野。

  出土碎陶片目前已復原陶器十余件

  該遺址出土的遺物可分為陶器、石器、骨角器、貝器四類。出土陶器可復原的陶器較少,多為碎陶片,目前已復原陶器十余件。質地以夾砂黑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器形有罐、盆、缽、碗、器蓋、器座、塑件等,紋飾非常豐富,有刻畫之字紋、直線紋、漩渦紋、附加堆紋、戳刺凹點紋、弦紋、篦點紋、籃紋、黑色彩繪平行線紋、紅色彩繪等。出土石器以磨制石器為主,器形有斧、錛、鏃、鋤、鏟、錘、耜、磨盤、磨棒、紡輪、有孔石器等。出土了大量細石器,有石核、石葉、刮削器、鑽等。此外,出土一件小型石雕人頭像,其利用一段殘磨棒簡單打制而成,在磨棒兩個側面對稱打制出凹坑狀的眼睛,利用棱作為鼻梁,在其上打制出凹坑狀嘴。出土的骨角器數量較少,主要為錐和針等。出土的貝器數量較少,主要為裝飾品等。

  馬鞍橋遺址目前已挖掘的遺跡主要有房址3座、灰坑22個和壕溝(聚落環壕)1條。根據其形制大小和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房址,為人居住的房屋。今年只發現一座大型房址。第二類是小型房址。由於其緊鄰大型房址,推測其應為大型房址的附屬建築,做倉儲之用。灰坑平面為圓形、橢圓形、長方形及不規則形狀,多數灰坑出土文物較少,多為零星碎陶片和細石器等。出土多件可復原陶器和石器等。

  目前發現重要的遺跡僅有房址、灰坑和壕溝,發掘結束後考古工作者採用過篩的細面土進行原址回填保護。遺址四週設置保護圍欄,安排專門看護人員,做好巡查看護工作。

  為認識紅山文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馬鞍橋山遺址發掘的學術意義在於這是遼寧省首次發掘紅山文化時期的大型聚落址,發現了明確的房址等重要遺跡,並且在聚落址四週發現並確認了聚落環壕的存在,根據其出土遺物可知應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環壕,對於紅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批嶄新的研究材料。通過發掘所發現的遺跡和遺物,初步確認了該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為主體的聚落址,目前僅發現一座興隆洼文化時期的灰坑,其餘遺跡均屬紅山文化時期,遺物也是以紅山文化時期的為主。此外,通過調查和勘探在遺址西部和南部發現可能存在同時期的墓地和窯址,可見該遺址的內涵較豐富,其年代延續較長,時間跨度較大,對於進一步認識紅山文化將會提供一個新的角度。

  連結

  給馬鞍橋山遺址“畫像”

  馬鞍橋山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鎮石臺溝村六家村民組南約800米的一道小山樑上。遺址南距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約6萬米,東南距建平縣約5.5萬米,遺址內有一條南北向土路穿過遺址通向石臺溝村,東北距石臺溝村村委會所在地約800米,西距省道S208線(小葉線)約800米,海拔583米。遺址所在小山梁正處於老哈河東岸低山丘陵的山坡上,東面與群山相連,西面為昆都侖河、海棠河與老哈河交匯形成的寬闊河谷地帶,西距老哈河主河道約2500米。山梁的南、北兩端各有一座低矮的小山包,略呈南高北低狀,整體較平坦、開闊,當地俗稱“馬鞍橋山”。遺址東側為一條小山溝,北面山下一條河流穿村而過,向西流入老哈河,遺址主要分佈在山梁頂部和東坡上,地表種植玉米、高粱和穀物等。(文 王臻青)

編輯:楊海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