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為人類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2016-05-19 18:19:06|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楊玉國

  作者:王海

  “一卷書雄百萬兵,攻心為上勝攻城。蔣軍一敗如山倒,哲學猶輸仰令名。”這是曾任蔣介石高級顧問的馬璧教授書贈雲南騰衝艾思奇紀念館的詩句。他還自加題注:“1949年秋前後,蔣介石檢討戰敗原因,自認非輸于中共軍隊,乃敗于艾思奇先生之《大眾哲學》。1957年夏日,提到《大眾哲學》餘悸猶存。”

  《大眾哲學》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通俗化運動之先河。1935年出版時,作者艾思奇不過是名25歲的青年。短短兩年裏,《大眾哲學》連出10版。這本書開啟了無數人心中的智慧,點燃了無數人胸中的火焰,無數青年由此走向進步,走向革命。

  學哲學,用哲學,是中國共産黨的一個好傳統。毛澤東説過,革命要靠槍桿子和筆桿子。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是“筆桿子”的力量之源。毛澤東就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社會科學家。他用文章指導革命,八角樓的燈光、棗園的燈光,陪伴著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考,也照亮了中華民族擺脫百年災難泥沼的路徑。

  恩格斯説,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回顧5000年以來的人類文明史,中華民族長期居於自然科學高峰和生産力高峰,也長期居於思想文化之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來的,要到哪去。1840年之後,中華民族陷入苦難。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是適應近代中國人民救亡圖存、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實際需要而傳入中國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但沒有送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歷史上一切外來思想文化一樣,從傳入中國的那時起,實際上就開始了與中國歷史和現實相結合、在中國社會變革中發揮作用的“中國化”的過程。

  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講話明晰了哲學社會科學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清楚表明瞭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

  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需要“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就涉及到人們的思想方法、認識方法,而這些正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容。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或者“言必稱希臘”,就什麼事也辦不成。

  九十多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不僅是解決中國的問題,也創造了為人類創造福祉的最大奇跡。其中,1978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比重是1.8%,眼下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的比重達到15.5%。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現代化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不僅科學回答了中國現代化面臨的問題,而且有助於解答人類共同面臨的發展難題: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解決推進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問題,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解決發展動力、協調發展、生態安全、統籌內外、收入差距等問題。拓展了人類認識和推進現代化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球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提出一系列中國理念、中國倡議、中國方案,産生了積極的國際影響。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實踐新成就。

  哲學社會科學對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産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産生思想的時代。中國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速發展,震撼了世界,但我國綜合優勢和綜合實力提升還沒有轉化為哲學社會科學的話語優勢。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的創新是中國話語構建成功的關鍵。今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這是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必須的前提。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面的復興。中國不僅要向世界貢獻更多的中國機遇,還要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青年網評論員 王海)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