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楊絳先生今晨北京病逝 世間再無“我們仨”

2016-05-25 15:28:2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綜合消息:據媒體報道,5月25日淩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這一消息經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進行了確認。

圖片默認標題

  【人物名片】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圖片默認標題

  名門閨秀:一星期不讀書,一星期都白活

  楊絳小名阿季,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在父親的引導下,她開始迷戀書裏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來啃,讀書迅速成為她最大的愛好。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説:“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最賢的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是錢鐘書曾寫給楊絳的“贈語”。

  最才的女:與錢鐘書“勢均力敵”

  楊絳不止是錢鐘書的妻子,更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她和錢鐘書,有著世間罕有的“勢均力敵”的愛情。1953年,楊絳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圖片默認標題

  楊絳先生千萬版稅贈清華設立“好讀書”獎學金

  據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介紹,2001年,錢鐘書、楊絳把一生的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在捐贈儀式上,楊絳説了三句話:“在1995年錢鐘書病重時,我們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費及版稅在清華設一獎學金,名就叫‘好讀書’,而不用個人名字;獎學金的宗旨是扶助貧困學生,讓那些好讀書且能好好讀書的貧寒子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期望得獎學金的學生,永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起于自強不息,止于厚德載物,一生努力實踐之。”

圖片默認標題

  楊絳:我無名無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

  錢鐘書在世的時候,幾乎不見媒體記者,報刊和電視難見宣傳他的蹤影,甚至一些不重要的學術活動都不參加。錢鐘書去世後,楊絳也如出一轍,只忙她份內的事,堅守她和錢鐘書的文字世界。楊絳每年都要“躲”生日,她一再告訴出版社等機構不要去她家看望,也不要祝壽。楊絳説:“我無名無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

  楊絳:去世後不開追悼會 不受奠儀

  2014年7月出版的《楊絳文集》,新收錄了楊絳先生“大事記”。其中透露,2012年,當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陳奎元去看望時,楊絳先生曾提出三要求:“一、我去世後,不開追悼會;二、不受奠儀;三、至多七八至親送送。”

  各方對楊絳先生的評價

  中國小説協會秘書長盧翎:楊絳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讀她的散文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

  作家周國平: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穫平靜地上路”。

圖片默認標題

  網友:在天堂的“我們仨”,希望安好

  對於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睿智女性”“先生的作品、操守、愛情皆可成佳話”,也有不少網友引用楊絳先生作品裏的話表達悼念:“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