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特朗普説了啥?竟引起政壇如此大的反應

2016-07-25 08:29:3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當地時間7月21日晚間, 美國房地産大亨特朗普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接受提名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此後,特朗普發表了1小時又15分鐘的長篇演講,創下美國自1972年以來最長接受提名演講記錄。其演講要點雖被《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提前“披露”,但還是在美國再次投下一枚“特朗普式震撼彈”。除其競爭對手和即將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裏外,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主流媒體,甚至是北約秘書長都在第一時間予以公開譴責,批評他塑造了一個“空前黑暗但與事實嚴重不符”的美國形象。特朗普究竟説了什麼並引起如此反應?其背後又透露出哪些信息呢?

  從演講內容看,特朗普把黨內初選時的政見進行了系統梳理,同時賦予更加濃重的個人色彩。在黨內初選中,特朗普巧妙利用美國近期發生的嚴重槍殺案帶來的社會恐懼感、白人警察槍殺黑人引發的社會矛盾和種族仇恨感,以及普通民眾對非法移民、難民和“伊斯蘭國”等熱點議題的擔憂感,通過把問題無限放大並借機上綱上線的方式,極力渲染緊張氣氛,提醒選民美國已不再安全,也不再像昔日那樣強大、偉大和驕傲,美國正處於“國將不國”的危機時刻,選民們需要認真思考“我們是誰”的問題。

  這樣一篇“不走尋常路”的演講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儘管遭到民主黨和主流輿論甚至是盟友的圍剿,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民調卻顯示,57%的被訪者對此次演講“反應非常積極”,18%的人“有點積極”,24%的人認為“很消極”。這種精英和大眾間的“分裂”正是特朗普演講背後一些重要信息的外在表像,表明美國正在經歷一次深刻的社會轉型。無論是過去八年兩黨惡鬥和否決政治,還是此次選舉中暴露出來的社會分裂只是這種轉型的表現而已。

  首先,從歷史的遠焦距看,上述社會轉型是美國人口結構變化對國家政治産生影響、小布什盲目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對美國負面影響未徹底消化的雙重結果。奧巴馬政府雖未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但試圖顛覆他國政權和“顏色革命”的做法,反而製造了新的亂局和熱點,最終讓美國和盟友深受其害,由此産生的安全問題讓美國民眾感到擔憂甚至恐慌。為此,特朗普提出要把非法移民和難民擋在境外,以阻止恐怖分子借機進入美國本土,並確保就業機會不被“奪走”;美國應該堅持“美國優先”,視野回歸本土,不再走全球主義道路,遠離伊拉克、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針對同盟體系,特朗普認為不能幫助美國應對恐怖主義的北約已經“過時”,美國不能繼續掏錢做“冤大頭”,不該繼續容忍部分北約成員國不掏腰包而一味坐享其成,只搭便車而拒絕分憂解難的情形。

  其次,從歷史的近焦距看,在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盛行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這種潮流在大選期間表現更加明顯。特朗普在其演講中,極力把希拉裏和民主黨塑造為令美國不再偉大、民眾不再安全的罪魁禍首。他認為正是在民主黨執政期間,美國社會治安前所未有的惡化,經濟狀況也未能根本好轉,即便是支持民主黨的黑人和拉丁裔族群,其失業率也長期保持在高位。作為商業精英,特朗普以“內情人”和利益集團“反叛者”的身份,批評希拉裏和民主黨正成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和傀儡,所謂“政治正確”只不過是為維護它們的利益而編織的謊言和神話。

  此外,特朗普還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正是由希拉裏丈夫克林頓任總統期間的錯誤決策導致。而希拉裏現在支持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註定會成為另一個對美國工人構成傷害的貿易協定。特朗普提醒選民,希拉裏總是撒謊且有克林頓背景,若其當選,所帶來的政治遺産只會是死亡、毀滅、恐怖主義與軟弱。特朗普聲稱要解救美國“舍他其誰”,選民只有選擇他和共和黨,拋棄民主黨和希拉裏,美國才有可能實現再次偉大。

  針對特朗普的演講,奧巴馬、希拉裏和美國主流媒體極為不滿,堅決否認特朗普描繪的所謂美國正處於衰落時刻的黑暗圖景,稱美國並未處在“崩潰的邊緣”,呼籲選民關注即將召開且為美國的未來描繪出美好藍圖的民主黨全代會。共和黨內部也有不少大佬對特朗普的演講極其反感,甚至呼籲共和黨人要麼投“良心票”,要麼直接轉投希拉裏。北約秘書長也稱,盟友團結是北約重要價值觀,北約不僅僅護衛了歐洲,也維護了美國的安全。北約秘書長同時警告,特朗普言論會引起與俄羅斯接壤成員國的擔憂,暗示美國選民在領導人問題上不能犯戰略性錯誤。

  歷史有一定的規律,但也充滿變數。特朗普雖然屬於美國政界的“奇葩”和“另類”而為主流輿論和精英所不齒,但他畢竟代表了一股民意和勢力。早在黨內初選階段,特朗普抓住了普通美國大眾心理,成功擊敗黨內對手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儘管希拉裏作為職業政客資深而老道,但在歷次美國總統大選中,這既是優勢也是負擔。況且,“喜新厭舊”是美國選民常有的選舉心態。遙想2008年的奧巴馬,儘管毫無基層主政經驗,卻依然打出“改變”的旗號,憑藉撲面而來的新鮮感成功擊敗老牌共和黨政客麥凱恩,贏得總統大選。因此,特朗普這個政治素人能否擊敗希拉裏入主白宮值得繼續深入研究和觀察。(周佳苗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博士)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