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成為一座讓世界更加從容的橋梁

2016-08-31 13:35:49|來源:新華社|編輯:楊磊

圖片默認標題

  杭州塘棲古鎮廣濟橋(2015年9月24日攝)。橋是杭州的文化符號。杭州自古多橋:許仙與白娘子相會在斷橋,蘇小小埋骨西泠橋,蘇堤六橋碧波掩映,拱宸橋連通運河兩岸,錢塘江大橋橫跨怒潮……古樸文雅輝映現代氣派,透出杭州融匯古今、靈動開放的底蘊。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在杭州舉行。這次峰會的會標,也是一座橋的圖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新華社杭州8月3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亞彪)杭州因水而興。橋,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地理符號、文化基因。

  在杭州,無論公交車、地鐵站牌,還是城區、街路名稱,你都會看到這樣的名字:拱宸橋、賣魚橋、德勝橋、祥符橋、丁橋……

  蕭山,那裏有代表著新石器時代文明的跨湖橋遺址,杭州先民們遺留下來的一葉獨木舟,就停泊在今天的跨湖橋博物館內;

  城北,京杭大運河好似碧綠的絲綢緞帶,穿過廣濟橋、拱宸橋,講述著這座城市從偏居一隅到走向繁榮、開放的歷史;

  西湖邊,從斷橋到西泠橋,不但承載著神仙美眷的愛情和浪漫,還把湖中的孤山同北山路聯通,“斷橋不斷,孤山不孤”,“西湖三怪”,此間有其二。

  虎跑路盡,臨江而眺,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開創中國人自主建造現代橋梁歷史的錢塘江大橋,橫亙潮頭,被杭州人親切地稱為“錢江一橋”。

  ……

  這裡何以成為“橋的世界”,被稱作中世紀世界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馬可·波羅,在700多年前拿出了自己的解讀。

  這位意大利人當時對杭州城有過這樣的描述:它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有“一萬兩千石橋”,“蓋此城完全建築于水上,四週有水環之,因此遂建多橋以通往來”。

圖片默認標題

  杭州西湖西泠橋(8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以通往來”,也讓杭州之於700年後的世界,有著格外特殊的意義。

  對於這座古城來説,最具聯動性、最為寬廣、包容的橋,無疑是她本身。通過她,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舞臺,第一次搭建在這片東方沃土之上。

  通過這座橋,飽受困擾的世界經濟要渡過“危機之河”,進入新的良性增長週期,中國方案和中國擔當讓世界可期;

  通過這座橋,發展中國家要跨越同發達國家間的種種溝壑,全面融入全球治理的“朋友圈”,在包容式增長的呼聲中,主辦方邀請了G20歷史上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與會;

  通過這座橋,各國或許變得不再焦慮,儘管當前國際時勢風雲變幻,紛爭較量從未息止,但杭州峰會召開前,大家都在靜待著如何把手伸向橋的另一端……

  搭“橋”“以通往來”,杭州在歷史上已不是第一次。

  1929年的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延承至今,扮演著中外交流的“文化之橋”;

  上世紀70年代初,作為第37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地之一和《中美聯合公報》的修改地,杭州又承擔了“外交之橋”的角色;

  眼下,互聯網基因不但為杭州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而且讓阿裡巴巴,讓普惠金融、互聯網貿易模式走向全球,“經貿之橋”正為世界輸送更多機會。

  G20杭州峰會會標,主體就是橋。不管其原型是杭州的哪一座橋,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搭設了這樣一座溝通東西、聯通南北的橋梁。因此,這個會標的設計,無疑是恰當的。
環顧當今世界,夢想互聯互通,發展興衰相伴,命運休戚與共。8月將過,9月即來,請珍惜身邊的每一座橋。面對歷史,它們斑駁陸離,寫滿滄桑;面對現在,它們融匯古今連通中外;面對未來,它們讓萬里為鄰,讓淤塞盡消,讓世界變得更加從容。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