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小學生海外遊學透視:遊什麼 學什麼 值不值

2016-09-01 02:18:06|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長春8月31日電題:遊什麼?學什麼?值不值?——中小學生海外遊學透視

  新華社記者

  又是一個開學季。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裏,不少中小學生參加了海外遊學團。海外遊學團能給中小學生帶來什麼?如何看待已經成了一種風潮的學生海外遊學?新華社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海外遊學團“學”什麼?“遊”什麼?

  今年暑期,武漢各大培訓學校、留學機構、旅行社紛紛推出出國遊學産品,“歐洲名校遊”“赴美夏令營”等産品廣受歡迎。

  一家旅行社負責人説,武漢海外遊學團主要是以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為主。從出國遊學目的地看,大多數機構都鎖定在美國、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

  據了解,由於簽證及報名人數多等原因,大多數遊學團需要提前兩三個月進行預訂,知名遊學機構的精品遊學線路甚至需要提前半年報名。

  記者從一些仲介機構和旅行社了解到,一般為期半個月左右的遊學團以參觀國外名校為主,並且會包含目的地國家的主要景點,例如到英國會參觀牛津、劍橋等高校及一些特色景點。

  跟普通旅遊團的行程差不多,但遊學團的價格要高出一兩倍,2週到3周的行程,旅行社、留學仲介報價為2萬元到5萬元不等。

  大連嘉得英語學校校長劉小奇近日剛剛帶領14名11歲到18歲不等的學生團隊結束了美國東部之旅。他表示,遊學過程中的“遊”並不是僅僅停留在帶孩子去旅遊,或旅遊加參觀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和在國內一樣,是把周圍的環境當成大課堂。遊學過程中所做的,實際是學生平時培訓課程的海外延展。

  “比如在洛杉磯的蓋蒂中心,這是一家藝術博物館。我們不借助導遊,而是給孩子們設計了任務,讓他們自己研究地圖,去跟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充分交流。孩子們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劉小奇説。

  記者通過參加遊學團的部分學生和家長了解到,一些家長希望通過遊學讓孩子儘早真正體驗“全英語環境”,養成語言習慣,同時感受世界著名頂尖學府的學術氛圍,激發他們的上進心,為以後出國留學做準備。

  海外遊學收穫幾何?

  一些家長表示,從孩子回來的表現看,出國遊學確實可以增加閱歷和見識,尤其是在一些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得到鍛鍊。

  大連市一位吳姓家長告訴記者,讓孩子參加遊學團的目的,並不在於能學到多少實際知識,關鍵在於能否得到一些鍛鍊。參加完16天的美國遊學後,孩子平時做事拖拉、東西亂放等毛病都有了改善,對英語的興趣也明顯提高。

  但也有家長認為,半個月左右的遊學效果有限,反倒讓孩子的心飛了,很難安穩地收回來。

  “21天的歐洲遊學,女兒逛街購物的興趣高漲,眼界也變高了,不知這趟遊學收穫了什麼?”在武漢的一個教育論壇上,一位網名“可朵咪咪”的母親發文吐槽。

  記者了解到,隨著出境遊學人數增長,關於遊學的投訴也逐漸增多。一位家長向記者反映,當時對遊學提供的“大學名師授課”“名校推薦信”等內容感興趣,所以就花錢讓孩子去美國的遊學團,但據女兒回來反映,這些行程基本沒有,因此非常失望。

  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潤華一直對孩子遊學心存猶豫。她告訴記者,身邊很多同學家長從小學起就送孩子去遊學,有的純粹是暑期兩個星期把孩子“寄存”一下,很多遊學項目的含金量不高。

  專家:理性看待不盲目攀比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參加海外遊學的人群呈現低齡化趨勢,中、小學生正逐漸成為出境遊學市場的主要受眾群體。

  “從大環境來説,國人消費水準在提高,旅遊意識增強,簽證政策利好。就行業自身而言,旅遊業滲透力度增強,遊學産品走向細分化及完善化,也讓家長更放心送低齡孩子出國。”一家旅行社負責人説。

  一位資深海外教育專家告訴記者,參加遊學團應該有多方綜合考量,以探索文化、教育差異為主,應該把學和玩結合起來,不能光學、光玩,除了看名校,最好和名校的學生有些交流,參加一些課程,才能有所收益。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于偉表示,相對於普通的旅遊,出國遊學對增加中小學生的體驗和經歷很重要,更具文化屬性和含金量。如何讓遊學更好發揮作用,有賴於旅行社等機構科學合理地組織安排,學校和社會各方都應對此加強引導。

  長春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孫中華認為,家長對於遊學應冷靜對待,家長要確保孩子參與的遊學活動是優質的遊學。應根據是否有專業教師帶隊並指導,主題或內容安排是否有益於青少年身心發展,日常管理是否規範,要求是否嚴格,有無安全保障等進行判斷。

  專家表示,參加遊學團一般花費較高,對大多數家庭來説,參加遊學是一項發展型消費而非必須消費,應根據經濟情況適當選擇,沒有必要為此盲目攀比。(記者劉碩、王瑩、廖君、仇逸)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