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天舟一號騰飛的背後:利刃淬火指蒼穹

2017-04-24 15:39:53|來源:央視網|編輯:李邵鵬

  央視網消息(記者 郭城)椰林深處,礪箭正酣。不久前,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快速準備吊具、精準操作吊車、平穩對接箭體……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年輕團隊,動作嫺熟,一氣呵成,圓滿完成了長征七號火箭吊裝任務,為天舟一號發射做準備。

  很多人不禁要問,火箭體型大、吊裝難度高,如何放手讓一群年輕人執行重大任務?加注系統、供氣系統、動力系統……幾乎每個重要崗位都在上演同樣的場景,是什麼秘籍讓該站形成了新型人才競相迸發的強磁場?

  瞄準任務礪人才

轉場期間,文昌航天發射場發測站部分人員重溫入黨誓詞。(高傑/攝影)

  近年來,該站連續執行“國字號”航天發射任務,難點之多史無前例,強度之大前所未有。隨著任務進入常態化,組訓模式比較單一、技術人才儲備不足、應急處置能力偏弱等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測發能力提升的瓶頸短板。

  在專業技能競賽現場,“科目,長五發射塔架供35MPa大流量氮氣。”供氣系統指揮員陳吉偉口令剛落,新上崗不到半年的楊嘉沂迅速跑向配氣間,檢查管路狀態,讀取壓力錶數據、打開氣源閥……20分鐘內,30多項操作一氣呵成,嫺熟的技能贏得現場評委的陣陣掌聲。該站科學分析任務特點與專業發展,堅持把競賽場前移到崗位一線,採取機試、口試、實操相結合的方式,設置組織指揮協同能力、崗位實裝操作等6個大項,34個科目的實戰化競賽,既鍛鍊了崗位人員基本操作能力,也提升了站整體測發能力。

  為提升人員應急處置能力,他們還緊貼重點任務,圍繞任務多樣和職能使命拓展,營造逼真的任務環境,成立預想小組模擬各類故障、險情300余個,組織各崗位操作手自行編寫處突預案600余份,並在訓練中穿插突發性、隨機性應急事件處置等科目。

  實戰化演練成為新常態,有力助推了測發能力穩步增長。在2016年長征五號火箭首飛發射日當天,面對6次調整口令,7次突發故障,指揮員和操作手們準確判斷決策,冷靜應急處置,書寫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奇跡。

  直面挑戰勇創新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吊裝瞬間。(張鑫宇/攝影)

  建站初期,“新三垂一遠”測發模式獨樹一幟,沒有經驗借鑒,一切要從頭再來;大部分人員首次上崗,原理知識、操作技能還比較生疏;高溫、高濕、高鹽霧的海洋性氣候特點,加快了設備設施銹蝕等等,加上發射場“七個全新”的特點,挑戰和壓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落了在該站人員的肩頭。

  怎麼辦?是以逸待勞求助上級,還是立足自身創新攻關。事實證明,後者才是戰鬥力生成的倍增器!在該站10余個分系統中,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指揮控制組走在了自主創新的最前沿。他們承擔研發的新一代測髮指揮監控系統有效解決了舊式系統存在的集成程度不高、數據傳輸範圍窄、運行速率偏低的問題,同時還增加了遠程控制、可視化指揮和輔助決策等方面的先進功能,成為國內發射場領域的獨一份。

  “創新只有向實戰聚焦,才能有效提升戰鬥力。”文昌航天發射場發測站站長唐功建對記者説。為解決研究與應用脫節的問題,該站堅持把科研成果與任務實戰無縫對接,在長征五號合練任務中,低溫液體推進劑加注系統操作手,首次使用大流量高揚程液氧泵、超高壓供氣系統便獲得成功,實現了液氫加注量是西昌發射場的10倍、液氧加注量30倍的重大突破,相關技術還在長五首飛任務採用。

  創新的氛圍越濃,創新成果就越多。高壓供電設備倣真訓練平臺、地面觀探測系統模擬訓練軟體、煤油發動機抽真空填充技術、新型納米聚合物塗料防腐技術等成果猶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為測發能力加速形成注入了強大動力。

  較真碰硬嚴作風

任務準備階段,加注系統人員正在檢查管路狀態。(高傑/攝影)

  提起“小氣泡”的故事,該站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15年8月底的一個深夜,液氫真實介質調試進入關鍵階段,200多立方米的液氫準備轉入貯罐。液氫是高能推進劑,一旦發生泄漏,一絲靜電都能引起劇烈爆炸。轉入口令即將下達,貯罐操作手周金輝突然發現,涂在閥門焊接處表面的肥皂水有細微的氮氣氣泡涌出,他馬上將險情上報,並對現場100多個閥門、200多個連介面按毫米檢查確認狀態,最終化解了一次重大險情。

  踏進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墻上的“每日糾風欄”格外顯眼,“兩名同志未戴安全帽”“一名同志未按規程操作升降平臺車”……原來,這是通過掛牌銷賬方式,時時處處提醒大家,讓抓作風、嚴作風成為行動自覺。此外,站裏還編印《崗位口袋書》,下發每名人員,幫助大家熟練掌握每個崗位的操作規程和規範要求,真正把嚴守制度、依規操作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于形。

  嚴謹的作風讓打贏的利刃更加鋒利。某次合練中,動力系統技師劉甲天憑藉“火眼金睛”,發現縫衣針般大小的電爆管插針存在歪斜,排除了重大故障;長征首飛任務中,活動發射平臺操作手王少博控制1800多噸的龐然大物以不到5毫米的誤差精準定位……如今,這群新一代航天尖刀正在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作風,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劉遠航、趙堃對本文做有貢獻)

  原標題:天舟一號騰飛的背後:利刃淬火指蒼穹

標簽:天舟一號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