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四川茂縣山體垮塌發佈會:地災應急專家回應熱點問題

2017-06-26 10:25:11|來源:四川在線|編輯:王瑞芳

  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的原因是什麼?

  災害與“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否有關係?

  地處災害多發地帶的村莊為什麼沒有搬遷?

  未來是否還存在隱患?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梁現瑞 王成棟 寇敏芳)這些你最關心的熱點問題,請聽——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答記者問。

  6月25日下午,“6·24”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第六場新聞發佈會邀請到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許強教授和裴向軍教授現場答疑。他們在汶川特大地震後多次到阿壩州研究地質情況。

  談監測:岩體崩塌地帶植被茂密,遙感手段難以發現隱患

  有記者問,在全省對地質災害排查非常重視的背景下,茂縣疊溪鎮新磨村地災,有沒有可能預警?

  對此,許強介紹,在全省拉網式排查中之所以沒有監測到新磨村的地災隱患,客觀原因是:發生崩塌的山海拔3400多米,離受災村高差1250米,無人居住,山體陡峭,人很難上去。雖然國土部門在汶川地震後做了很多排查,但由於現在的排查主要是人力排查方式,依靠地質人員調查,只能到一定的高處。在難以到達的高處發生了什麼,很難知曉。

  人上不去的情況下,能否運用高科技手段監測?許強介紹,客觀原因是,崩塌地帶植被茂密,受其遮擋,即使高精度的衛星遙感也難以拍攝到坡體的變形,現有遙感手段也很難發現隱患。

  談關聯:地震給岩體帶來“內傷”,山頂受影響更大

  疊溪鎮歷史上曾發生過地震,茂縣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之一,有記者提問,這次地質災害是否與之前的地震相關?

  裴向軍説,地質災害發生地處於松坪溝斷層,歷史上地震頻發,包括1933年疊溪地震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1933年疊溪地震對當地的影響超過汶川地震。地震帶來的是深度岩體損傷,也就是“內傷”,而不是“皮膚病”。

  許強也認為,幾次大地震與這次發生的災害有關係。汶川地震,對山體造成震裂鬆動,一旦降雨,就會誘發地災;同時加上當地山高,導致高層放大效應(鞭梢效應),即山頂部分因為地震的變形會更大,就像鞭子的末梢一樣。

  此外,強震還有長期效應,一場大地震往往影響數十年,比如1923年日本關東地震的影響是60年。汶川地震只過去了9年,我們必須做好長期防災的準備。

  談搬遷:沒有發生地災前,人們不願意搬

  既然此處位於地震帶,歷史上多次受到地震影響,為什麼政府不動員群眾搬到其它地方去?

  對此,裴向軍説,確定是否搬遷,要徵求老百姓的意見。沒有發生地災前,新磨村人口密度不大,和周圍的村落相比,這裡的生産生活條件很不錯,還有花椒種植和旅遊産業。在沒有發生地質災害前,人們不願意搬到生産生活不方便的地方。

  談未來:更多高科技手段進行地災監測和排查

  一般大型地質災害發生後,都會有伴生地質災害,災害周邊是否還存在隱患點,會不會引發其他災害?

  對此,許強説,我省已組建滑坡區周邊地質災害排查組,正在對周邊的災害進行排查,這是一個地震高發區,也是地質災害易發區,“要説完全沒有災害是不可能的,我們會儘量找出來”。

  下一步,將動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來進行監測,包括衛星、飛機、無人機,利用這些手段來逐漸發現隱患,盡可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同時,群測群防,是成功防範很多災害的非常重要的措施,通過演練、對每家每戶作培訓、培養觀測員,讓老百姓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狀況。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