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挖掘中俄經貿合作潛力關鍵在於對接雙方發展戰略

2017-07-04 17:32:5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習近平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握手

  7月3日,在對俄羅斯聯邦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就中俄關係發展、雙邊貿易合作的潛力以及“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合作等問題,談了看法與主張。

  應該説,這個採訪,是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豐富內涵和實踐意義的一次深入解讀。字裏眼間的表述,既肯定了中俄兩國關係發展的現狀,又對兩國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提出建議主張,更是傳達了對中俄實現合作共贏、讓更多成果惠及兩國人民的信心與期待。

  其實,中俄相處得好不好,從習主席此訪的一些相關數字上就可以看出:這是習主席2013年以來第6次訪俄,是兩位元首間第21次會晤,也是今年年內的第3次會晤。如果加上9月份普京總統來華參加金磚峰會、11月份雙方共同出席APEC峰會,習主席與普京總統的會晤頻率,達到了年均5次。如此密切的高層交往,充分説明:中俄關係確實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有信心也有能力沿著既定軌道健康發展,促進各自的發展振興。

  不過,在中俄交往當中,也有人認為雙邊政治關係水準要高於經貿關係水準。對此,習主席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要“全面看待”。此話如何理解?也就是一方面要看到中俄經貿合作實際取得了不小的進展,特別是在去年世界經濟不景氣、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不利因素下,中俄經貿反而止跌回升,雙邊貿易額達到695.3億美元、同比增長2.2%。此外,中俄在機電、高新技術産業、金融、農産品、能源、航空等方面,也出現不少新的合作增長點。另一方面,中俄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仍需進一步挖掘。比如,可以擴大相互投資規模、大宗商品合作、中小企業合作以及推動地方和邊境地區經貿合作等。

  那麼,如何進一步挖掘中俄經貿合作潛力呢?關鍵在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推進戰略性大項目的合作。

  就俄羅斯而言,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在能源、軍工、食品、國際融資等方面連連受到西方的制裁,關係跌至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為了擺脫受西方圍堵、被西方孤立的困境,俄羅斯開始“向東看”,尋找新的戰略支撐點,來減輕對歐洲市場的過度依賴。從“歐亞經濟聯盟”,到“大歐亞夥伴關係”;從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到東方經濟論壇,俄羅斯利用多個平臺,不斷地尋找新的機遇,改善戰略環境與重振經濟。而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遇,俄羅斯可以説迎來了一個最大的發展機遇。

  事實上,中俄兩國地緣相近,特別是中國東北地區與俄遠東地區在資源、經濟上本身就具有極強的互補性。“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絲路基金、亞投行,可為俄羅斯解決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俄羅斯地跨歐亞,“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許多路網需要都穿過俄羅斯,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國家。正因此,2015年中俄雙方簽署了《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最近歐亞經濟理事會又通過了與中方正式啟動談判的決議,雙方的發展戰略正在進一步深入對接。

  這其中,戰略性大項目合作是促進對接的一個重要抓手。正如習主席在採訪中所説,戰略性大項目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基石,其綜合效益和戰略效果不能用簡單的數字體現和衡量。近年來,中俄聯合研製遠程寬體客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線推進、亞馬爾液化氣項目建設、莫斯科—喀山高鐵建設、連接中國東北地區和俄遠東地區的跨境鐵路橋建設等項目穩步推進,中俄通過聯合研製、聯合生産、推廣應用戰略性大項目,不斷夯實“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合作內涵。未來,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雙方還有更大的合作潛力可挖。

  有理由相信,習主席此訪會進一步深化中俄政治和戰略互信,確定新形勢下雙邊關係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推動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的進一步對接,將築牢共同利益紐帶,為中俄各自的發展振興提供更多的新動能。(文/盛玉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