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雖扎心但理解

2017-07-13 16:13: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一篇關於中國式相親的文章成了社交網絡議論的熱點。 文章呈現的京滬兩地多個公園的相親角見聞,尤其對男女進行明碼標價的鄙視鏈表格,令人觸目驚心。相親角成了赤裸裸的兒女交易市場,大爺大媽們的算盤憑什麼可以這麼打?

  “中國式相親”這個詞其實和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當年熱播一樣被大家熟悉。何為“中國式相親”,大致的意思就是子女因為忙於工作或者不屑于傳統老套的見面相親的形式,而由熱心的“中國式家長”代替子女在公園一角聚集擺攤,各自交流自家孩子的條件,以期能在不停的條件匹配中找到最為適合自己兒女的另一半。

  而中國式相親價目表應該是中國式相親的一個升級版本,這個版本是伴隨著近幾年來中國家庭財産性收入以及房價的大幅上漲而出現的,而且大部分因為房産增值而帶來的財産性收入都基本掌握在老一輩人的手中,所以父母對子女婚姻的話語權重也會隨著老人手中的“資本權重”的增加而增加。説的通俗一點,既然婚房是我給你,作為子女,你給我找什麼樣的兒媳婦,當然得聽我的意見。

  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事實是,人們對於自己的財産收入都是具有極強的“捍衛”心理的,這同樣表現在現代婚姻的擇偶價值觀念中。灰姑娘嫁給王子只是個童話,現實中的婚姻更多的是講究個“門當戶對”,即你屬於哪個社會層級,你就應該從哪個社會層級匹配自己的婚姻。

  當然,當代社會大家對於社會層級的感受可能沒有過去封建社會那麼強烈,但仍然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大多數思想成熟的年輕人在面對婚姻選擇時,需要考慮到戶口、房子、下一代教育甚至是雙方老人是否能有人給照看孩子等實際問題,所以學校保安愛上大學老師只能是社會花邊新聞,而不能成為具有普遍社會共性的價值觀趨向。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雖然看起來挺刺目和扎心,就像我們當初聽《非誠勿擾》節目某位女嘉賓説“寧願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后座上笑”一樣不舒服,但不舒服歸不舒服,但這個價目表其實也是反映了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大眾在個人生活中的價值觀念的嬗變,這種嬗變最終反映到公民個人的生活中,當然也包括婚戀觀。

  面對這樣一份“價目表”,我們當然可以唏噓,甚至可以反駁,婚姻和金錢並不是直接劃等號的,用金錢買不到幸福的婚姻。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基於收入和教育程度以及地域和生活習慣更一致或者趨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婚姻似乎會更牢固一些,也更簡單一些,當然也會更幸福一些,這似乎也很好理解,因為有了更多的趨同,所以分歧和矛盾就少了,婚姻當然會更幸福。

  當然,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們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體系的完善,特別是住房保障體系以及教育公平原則的深入貫徹,終有一天,房子、戶口、學區不再是年輕人找對象時需要考慮的幾大件,到那個時候,婚姻可能會更徹底的回歸情感第一的屬性,因為愛,所以愛,這才是婚姻之基。(王庭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