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劉海瑩:做好第二代塞罕壩人

2017-08-06 14:07:38|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韓宇辰

  網站首頁

  網站首頁

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劉海瑩。 記者霍艷恩攝

  □記者 馬彥銘

  謙遜平和,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劉海瑩給人的第一印象。從大學畢業擔任基層林場技術員,到成長為塞罕壩林業事業發展的領軍人,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堅定。

  “我們正在制訂全場發展總體規劃和總場場區建設規劃。”劉海瑩説,塞罕壩以55年的堅守,以永不言敗的擔當,構築了一道為北京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的綠色長城。征途萬里猶長,他説,願把自己全部精力獻給這裡的綠水青山,塞罕壩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做好第二代塞罕壩人

  “我們上大學是國家免費培養的,畢業時國家包分配,聽從組織安排是應該的。”在劉海瑩看來,他到塞罕壩工作,沒有任何理由,服從國家需要非常自然。

  1984年,劉海瑩從河北林業專科學校畢業,捨棄了老家秦皇島優越的工作條件,來到塞罕壩做了一名基層林場技術員。

  當時的塞罕壩,正在掀開歷史新的一頁。1962年到1982年的二十年間,塞罕壩機械林場全面超額完成了批復建場時下達的各項任務,森林面積已初具規模。

  塞罕壩變了,不再“風沙瀰漫,草木稀疏”,但生産生活條件仍很艱苦。到基層林場去,大多數時候仍然要靠步行,能坐上馬車牛車算是“幸福”的。填飽肚子不成問題,可蔬菜仍是稀罕物,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頓像樣的飯。

  有一次,劉海瑩和技術人員一起背著儀器上山進行森林撫育作業設計,隨身帶的燒餅滾下了山,由於交通不便,他們只好空著肚子完成了全天工作。“這些真算不了什麼,比起第一代塞罕壩人,我們的條件已經好多了。”劉海瑩滿足地説。

  擔任基層林場技術員,他每天工作在生産施工第一線,並迅速成為技術中堅。走上領導崗位後,他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並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為林場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荒山造林,成活率不得低於85%,保存率不得低於80%。跡地造林,成活率不得低於95%,保存率不得低於90%。營林作業不能超面積,不能超採伐強度。嚴格控制旅遊發展規模。”和劉海瑩是大學同學的現任總場副場長張向忠説,在劉海瑩等歷任林場領導班子努力下,塞罕壩造林營林體系逐步完善,林場發展欣欣向榮。

  “人這一生總要做點什麼,實現人生價值。”劉海瑩説,從第一代塞罕壩人艱苦創業的事跡中,他讀懂了那份深深根植于內心的執著與堅強。把自己所學知識和青春年華傾注到林場,做好第二代塞罕壩人,是他初到壩上時立下的誓言,如今,他仍在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奮鬥著。

  科學造林顯擔當

  劉海瑩大學時學的是林業技術專業,他也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個技術工作者。

  上世紀90年代,塞罕壩集中全場力量啟動三道河口林場攻堅造林行動。在此期間,憑著突出的工作實績,他被任命為三道河口林場副場長,主管造林工作。

  三道河口林場,是塞罕壩所有林場中最乾旱的,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這裡的土壤是沙質土,沒有肥力,不持水,造林很難成功。在這種情況下,劉海瑩和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容器苗”造林方法,加大容器體積,增強了苗木抗旱能力。

  攻堅造林行動中,人們遇到這樣一個難題:樟子松造林,第一年苗木都放葉成活了,可挺過嚴冬後,第二年就會有許多苗木死亡。“這些樹苗不是凍死的,而是旱死的。”通過細緻觀察,劉海瑩發現,乾旱其實分為兩種。第一種情況是,沙質土壤裏水分太少;另一種情況是,春天的時候,地還凍著,但苗木的上半部分已經返綠,風一吹,水分蒸發,根部又不能及時輸送水分,於是樹苗就被旱死了。

  “就像孩子一樣,小樹苗抵抗能力很弱。”劉海瑩説,苗圃的生存環境和山上是不一樣的,如果把苗圃比做城市,那山上就相當於農村。塞罕壩春天的風很大,許多樹苗就這樣因風失水而死亡。“就差那麼幾天,如果根部水分能夠及時輸送,樹苗就能成活。”

  針對難題,劉海瑩與總場林業科人員組織實施了在秋季給小樹苗加蓋防風土的實驗。“在小樹苗的下半部墊一锨土,然後再把樹苗埋起來。躲過來年4月底的幾場大風後,5月初將防風土撤掉。”就這樣,有了防風土的保護,一棵棵小樹苗挺過了生理乾旱這一生存最大難關,實驗取得成功並在全場推廣,塞罕壩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作為一個熱愛科學的造林人,無論在哪個崗位,劉海瑩對造林營林技術總是“偏愛”的。

  在總場林業科期間,他組織參加了與造林營林實際密切相關的8項科研課題。《樟子松常年造林技術的研究》課題,獲國家林業局和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河北省林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北省主要林區乾燥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究》《補血草生物學特性及産業化開發利用途徑的研究》兩項課題研究成果達國內領先水準。他撰寫的《塞罕壩雲杉全光育苗技術》,解決了雲杉育苗的一系列技術問題,為高寒地區育苗提供了科學依據。

  “塞罕壩各項事業的發展,始終凝聚著科技的力量。”劉海瑩説,塞罕壩的開發建設,就是一部中國高寒沙地科技攻關、可持續發展的進步史。

  一片深情寄青山

  6月3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命名塞罕壩機械林場“生態文明建設範例”的決定。決定中説,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生動實踐,深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艱苦奮鬥永遠是前進的保障,生態文明始終是發展的基石。”劉海瑩深情地説,近些年,塞罕壩的生産生活條件大大改善,道路硬化了,職工們也搬入了新居。生活品質提高了,但塞罕壩人的鬥志沒有減,他們仍在想盡辦法讓塞罕壩變得更綠更好。

  2011年以來,林場把石質陽坡作為綠化重點,啟動攻堅造林工程。整地時先把石塊挖出,大穴深坑整地,再人工客土回填,樹苗選用大規格樟子松良種容器苗,種好後覆蓋地膜保墑。幹這些工作,沒有人喊苦喊累。劉海瑩説,在新的歷史時期,塞罕壩人堅持不忘初心,無私奉獻,傳承、發揚著塞罕壩精神。

  從2012年開始,林場“自斷一臂”,將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從15萬立方米調減至9.4萬立方米。木材産業收入佔營林收入的比重從66.3%降到40%。“我們要吸收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經營理念,讓林場的森林資源得以永續利用。”劉海瑩説。

  “55年時間,塞罕壩的發展歷程生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劉海瑩介紹,如今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氣負氧離子是城市的8至10倍,每年提供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

  (原標題:【塞罕壩人物志】劉海瑩:綠水青山展抱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