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85名患兒死於醫院“斷氧” 近看印度醫療之殤

2017-08-16 09:43:5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高飛

  國際在線報道:近日,位於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市的最大公立醫院——巴巴•拉加夫•達斯醫院發生一起重大醫療事故。由於醫院拖欠供應商700多萬盧比的欠款,導致提供氧氣的私人公司中斷對醫院的液態氧供應,造成院內數十名患兒死亡,目前死亡數字已上升到85人。印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薩蒂亞爾希憤怒地表示:“數十個孩子死在醫院,因為沒有氧氣。這不是悲劇,而是屠殺。七十年來的自由對我們的孩子就意味著這樣嗎?”

   連日來,有關“斷氧門”的報道充斥著印度各大媒體,輿論對這起慘劇的追問延伸到了印度整個醫療衛生行業的現狀。筆者曾在印度生活3年,對該國醫療基礎設施和服務有著切身的觀察和體會,總體的感覺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醫療條件城鄉有別、公立醫院資源匱乏。

   醫生不足床位缺乏 醫療資源捉襟見肘

  近年來,印度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其醫療衛生行業的進步。然而,醫療水準低下、衛生狀況堪憂的情況仍舊困擾著這個南亞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據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印度政府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僅佔GDP的4%,而2015年該數字更是進一步下降到了1.2%,這使得印度成為全球醫療支出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遠低於全球5.4%的平均值

  如果簡單對比中印兩國的情況,則更能真切感受到印度醫療衛生的短板。儘管印度是全球人口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人均壽命僅為65歲左右,明顯低於中國的76歲。印度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四十五,而中國僅為千分之六。據印度官方統計,印度全國現有1.2萬所醫院、2.2萬個初級醫療中心、2000多個社區醫療中心和2.7萬個診療所,而根據《2014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1萬個,二者有明顯的量級差距。如果用印度龐大的13億人口基數做分母,則其醫療資源的捉襟見肘更加突出。

印度醫院床位數和病患數的比例示意圖,平均來説,一個床位需要服務1,833個病人(圖片來源:印度時報)

  《印度時報》8月14日的一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巴巴·拉加夫·達斯醫院“斷氧門”所暴露出的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文章稱,印度全國共有93萬8861名註冊醫生,除以13億人口,相當於每1000個印度人裏只有7名醫生。根據印度中央醫療信息統計局2015年3月發佈的數據,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比哈爾邦的醫生和病人的對應比例是全印度最低的,分別為1名醫生需要照看27,790和28,391個病人。

  文章還提到,印度公立醫院床位不足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平均來説,一個床位需要服務1,833個病人。在比哈爾邦和賈坎德邦,這一數字分別是8,789和6,052。

  公立和私立水準不均 城市和農村差別很大

  發生“斷氧門”的巴巴•拉加夫•達斯醫院是一家公立醫院。事實上,印度城市與農村的衛生服務以及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之間的醫療條件存在很大差別。這真實地反映了印度醫療衛生行業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及區域性大城市孟買、班加羅爾、海德拉巴等地,醫院、診所和藥店的數量較多,醫療品質相對較高,醫療設備相對先進,有的藥店還是24小時營業。但在農村或城鄉交界地區,醫療條件則十分有限,如果沒有當地人引導,外國人突發疾病則很難找到像樣的醫院就診。當然,城市醫療條件的“好”是相對於農村而言的,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

印度城市和農村的醫療條件有很大差別,圖為印度北方邦的一家公立醫院,醫生們在治療患腦炎的病人

  2015年,筆者曾探訪過印度最知名的公立醫學院——全印醫學院(AIIMS)及其附屬醫院。懷揣朝拜印度版“協和醫學院”的美好願望,筆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儘管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AIIMS造成的視覺衝擊仍讓筆者愕然:醫療設備陳舊,床位數量少,有些治療儀器甚至無法使用,病房也比國內一般醫院擁擠很多,病人數量之多、就診秩序之亂讓人目瞪口呆。筆者從印度當地做醫生的朋友那裏了解到,印度全國平均每天有近六七千人去全印醫學院求醫問藥,平均每位醫生一天要接待上百人,根本無法對每個病人保持耐心,但對於收入低的印度窮人來説,能夠拿到免費的藥、看上病,就已經很知足了。

  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的醫療水準也極不平衡。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私立醫院(私家診所)與公立醫院相比條件好很多。印度知名的私立醫院MAX hospital在新德里有5家分院,近年來還將業務擴展至海外,足見其實力。該私立醫院的硬體條件不亞於國內任何一家三甲醫院,醫生多畢業于歐美知名醫學院,醫院的各項就診接待服務也十分成熟,前來就診的病人絡繹不絕。當然,由於私立醫院的費用遠高於公立醫院,病人群體基本是經濟條件較好的本地中産階級甚至是來印就診的外國人。這種被經濟杠桿所割裂的醫療資源變得愈發不均衡且沒有改善的苗頭。所以,在印度看病比較靠譜的應該是大城市的私立醫院

   政府將醫療服務外包卻滋生腐敗

   一方面,印度政府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嚴重缺位;另一方面,較為極端的氣候導致印度各種疾病橫生,衛生條件較差。中國駐印度使館提供的“赴印須知”中提到:“印度屬熱帶氣候,較常發生的疾病為:由不潔飲食引起的腸道疾病,如腹瀉、痢疾、霍亂;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登革熱、瘧疾、流行性腦炎;因高溫酷暑引起的中暑等”。像登革熱、瘧疾、霍亂、日本腦炎這些高傳染性疾病在印度的廣泛存在,也客觀印證了其衛生環境的落後。

印度公立醫院資源匱乏,床位緊張,醫生不夠用

  政府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就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産品,然而在印度,以醫療衛生為代表的公共産品品質低下甚至缺失的情況屢見不鮮。印度政府出於資金不足和改善公共服務意願不強的原因,一直未能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近年來,印度政府雖然加大了與私營部門開展外包合作的力度,但效果不盡如人意,非但如此,還滋生了很多腐敗問題。醫療衛生和國防採購領域成為了貪腐的重災區。發生在巴巴•拉加夫•達斯醫院的慘劇就是鮮活的例子,負責該院醫療器械設備的一名醫生長期偷竊醫院的氧氣瓶,以供自己的私人診所使用,導致該院氧氣供應不穩定,最終釀成慘劇。

  印度醫療行業的另一面:仿製藥業發達 醫療旅遊受歡迎

   雖然印度的醫療基礎設施薄弱,但其仿製藥行業和醫療旅遊卻是名聲在外。

  印度是生産仿製藥的大國,生産了全球20%的仿製藥,仿製藥在劑量、安全性、效力方面與專利藥完全相同,但均價只有專利藥的20%~40%,個別品種甚至相差10倍以上。儘管依靠廉價藥挫敗西方國家的産品而向海外市場銷售的方式頗受非議,但印度自身卻獲益匪淺,用印度人的話説就是,印度制藥業正在以實惠的價格成為“世界藥房”。作為世界第三大仿製藥生産大國,過去3年,印度制藥業平均增速在14%左右,制藥業成為印度經濟的支柱之一,其生産的藥品已經出口到200多個國家。

  再説説醫療旅遊。目前赴印醫療旅遊的人數正在快速增長。據調查估算,印度每年從外國病患收益的凈利潤達到30億美元。至2020年,印度靠醫療旅遊獲得的收入將達到80億美元。與發達國家相比,印度醫療成本十分低廉,據印度工業聯合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的收費一般是歐美國家的1/10。以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為例,該項目在美國需要700美元,在印度只需60美元。

  能夠看出,支撐仿製藥和醫療旅遊快速發展的最大因素是價格優勢(藥品價格和人工費用都很低)而非其他原因,兩項産業的蓬勃發展並不與改善印度國內醫療條件正相關。這是因為仿製藥的主要市場在國外,而醫療旅遊也是私立醫院通過吸引外國病人來賺錢的一種盈利方式,即便賺取大量外匯,也無法保證政府將此筆收入用於改善國內醫療條件。與此同時,由於印度沒有健全的醫療事故法,缺乏相應的法律框架保護病人的權益,如果在治療期間出現任何差錯,病人幾乎沒有什麼追索權,訴訟過程也可能耗費數年的時間。

  可以説,印度醫療衛生領域的現狀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印度多元化的複雜國情,希望令人傷心的“斷氧門”事故給有關部門敲響警鐘,讓這樣的慘劇不再發生。

  (作者:甄博,四川大學南亞所助理研究員,曾在印度學習生活三年)

標簽:海聞社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