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2017-08-22 08:12:33|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讓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行——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治政府的核心內涵是依法行政,確保權力行使不能恣意、任性。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

  日前,以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的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在中央電視臺陸續播出,當第三集《依法行政》播出後,社會各界反響愈發熱烈,全國各地幹部群眾對法治話題的討論也更加深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徐漢明説,“正如片中所説,法治猶如天平,一邊是公共權力,一邊是公民權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只有政府帶頭有法必依、嚴格執法,國家才能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標準,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徐漢明説,“這些既遵循了法治政府的一般規律,又找準了當前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立意高遠,引領實踐。”

  “建設法治政府,就要用剛性的決策程式套住行政權力的籠頭,使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法治中國》專題片中關於決策程式的內容,深深打動了山東省法制辦依法行政指導處處長劉魯平。

  在劉魯平看來,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涉及科學民主決策、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制度建設、規範文明執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多個方面,其中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礎。

  “讓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裏,關鍵要從政府決策的源頭抓起,確保政府的行政決策程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經得起歷史和法律檢驗。”劉魯平説。

  專題片中講述,“2015年8月,騰衝市委編辦的工作人員從未如此繁忙過,他們把上千部法律法規、18個鄉鎮的相關資料統一集中在會議室,要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將縣鄉兩級政府的權力和相對應的責任以清單的形式明確列示出來。”

  曾幾何時,證明“我媽是我媽”激起千層浪。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給人民群眾造成諸多不便。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努力解決群眾辦證多、辦事難的問題,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原則上一律取消。

  片中的這一事例讓昆明市五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莊研頗有感觸,專題片第三集《依法行政》,重點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的各種依法行政的改革實踐及成效。

  “法律法規主要是由行政機關來負責實施。對我們這樣直接面對廣大群眾和市場主體的基層一線部門來説,需要認真觀看、領會和學習這部專題片,因為其中蘊含著指導我們實際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成功經驗。”莊研説,作為基層部門,在為人民服務的同時,還要成為守法的榜樣,強化依法行政理念,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的效能。

  “收看了專題片《法治中國》的第三集《依法行政》,很受教育和鼓舞。”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東崗大隊副大隊長蘇衛東説,交警部門是直接面對群眾的窗口單位,糾正駕駛人的違章行為是每天的重要工作。

  “駕駛人既是交通參與者也是監督者,我們的任何一次選擇性執法或者執法不公,都會影響公權力機關的形象和法律的公信力。”蘇衛東説,近年來隨著制度規定不斷細化、監督不斷完善、設備不斷更新,我們隊伍的總體素質大幅提高,群眾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升。收看了專題片,我們就更要依法行政,提高人民群眾對我們執法的滿意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眾因法治進步,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更加堅定了我們建設法治中國的信心、恒心和決心。”雲南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胡水旺在收看了《法治中國》專題片後,內心極為振奮和自豪。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