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培智中心學校:為更多“折翼天使”插上隱形翅膀

2017-09-14 15:14:2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小志願者與培智學校學生熱情擁抱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玥 包穎):“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聽力語言科的診室裏,賈醫生正在為患兒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小白兔白又白》這首兒歌對於大多數中國小朋友來説,再熟悉不過了。然而,有這麼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需要經過一年甚至兩三年時間的訓練才能念出這首簡單的兒歌。那麼,這群“特殊”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呢?賈醫生介紹,他們是語言發育遲緩,有聽力障礙,腦癱、智障、孤獨症等群體中存在語言障礙的兒童。

  語言康復訓練也只是這群“特殊”孩子接受綜合康復訓練其中的一方面內容。此外,他們還要通過心理干預、行為矯正等多方面持續、科學的訓練和干預,才能有望具備獨立生存能力,參與融合教育,融入社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兒童康復科孤獨症治療中心的王獻娜醫生,親身見證了近幾年來中國孤獨症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和變化。她説:“從剛開始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話,政府對它(孤獨症兒童)關注度的提升,殘聯各方面的培訓也是越來越多,(康復訓練的)專業程度比原來明顯有提升。各地殘聯對這些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補貼。在北京,孩子診斷明確之後,殘聯對進行康復訓練的(孩子),每個月有2600塊錢的補助,雖然錢數不是特別多,但是對於他們來説,就可以維持一些基礎的康復訓練。”

  北京市石景山區培智中心學校是培養孤獨症兒童學習技能的一所學校。此外,學校還招收了各類殘障、智障、腦癱等兒童。在日常的學習中,特教老師們除了教學生們如何進餐、如廁、穿脫衣物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外,還帶領學生們去超市體驗如何購物,去電影院體驗如何買票選座,去公園體驗如何正確分類垃圾等等。為了讓學生們掌握一技之長,在今後步入社會能夠自食其力,學校還開設了幾門特色課程。其中,烘焙課程廣受學生們喜愛,烘焙教室裏擺放著學生烤制的各色各樣的餅乾,瀰漫著陣陣香氣。校長傅立新介紹,這門烘焙課程的開設得益於北京市教委專項資金的支持。她説:“每年年底,(學校)需要向(教委)彙報孩子上課是怎麼上的,孩子學到了什麼。如果沒有北京市(教委)的專項資金,就沒有這(烘焙)教室。沒有這教室,就不會有這課程,孩子們就不會烤到這些餅乾。家長們對這很滿意。”

  中華武校北京分校的李學勝作為特聘教師,在石景山區培智中心學校教孩子們練習武術已經有三年多時間了。從開始的猶豫、擔憂到現在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李學勝最大的感受是,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儘管學得很慢,但是學習的熱情卻一點不比普通孩子低。李學勝説:“開始的時候面臨很大的困難,當時心裏發憷,本身不是特教專業的。後來學校老師都配合,慢慢也就適應了。基本上,根據他們的層次不同,開設的課程也不一樣。同學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課。經常換一些花樣,他們願意去練。大部分同學都得到進一步(提高),老師心裏也是一種安慰,沒有白付出。”

  “勇敢者”班的孔祥龍可謂是石景山區培智中心學校的“大明星”,武術操、抖空竹、功夫扇、書法繪畫樣樣精通。其中,他最拿手的是創作繪畫作品。這個有輕度智障的小夥子滔滔不絕介紹起自己的作品時,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孔祥龍説:“我最拿手的就是(畫)天安門廣場和石景山遊樂園的摩天輪。本學期我在設計一些樓的(作品)。我現在正在為(石景山區書畫)四聯展做準備呢,我現在畫了一個遊樂園。這就是(我畫的)摩天輪、過山車。”

  孔祥龍不僅畫得一手好畫,籃球打得也是相當帶勁兒。他每週最期待的就是大哥哥們來到學校,和他們班的小夥子們在籃球場上切磋技藝,一決高低了。孔祥龍口中的大哥哥是來自北京市一家銀行的志願者們。志願者團隊成員穆偉是一個熱情陽光的大男孩,同時也是一個籃球愛好者。在工作之餘,來培智學校陪伴孩子們打籃球,是他覺得最快樂的事。穆偉説:“這一年多在這邊做志願服務,給我的更多感動的故事是這裡的小夥子、小兄弟和我們熟悉之後能認出我們來。我們第二次再來就會感到很溫暖。我每天過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來支教的時候,我覺得我這一天過得很有意義,很充實。就像(今天融合活動的)口號一樣,我希望是‘我參與、你成長、我快樂’。”

  除了穆偉和他的同事們,其它許多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志願者團隊也走進培智學校,開展志願服務,參與融合活動。豐富多彩的融合活動,讓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增長了知識,增強了自信,鍛鍊了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不僅僅是孩子們受益,就連家長們也對融合活動豎起了大拇指。石景山區培智中心學校“自信谷”班石亦博的媽媽説:“(學校)每星期安排兩次(融合)活動,有不同地方的志願者來,包括北方工業大學、還有銀行的。銀行的(志願者們)還組織他們去看過電影,還帶著他們到銀行的辦公區域看了看。”

  近年來,有了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有了醫生、特教老師、志願者等全社會力量的參與,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在愛的包圍下成長著。然而在一些農村地區,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大家對“特殊”兒童病症特徵的認識和了解甚少, 康復治療水準偏低,特教資源短缺等原因,農村“特殊”兒童的成長之路並不平坦。只有加大對農村的傾斜力度,才能使他們與城市的“特殊”孩子們一樣,快樂的成長。相信在未來的日子,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折翼天使”們定能插上隱形的翅膀去擁抱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志願者穆偉講述他參與志願服務的感受

石景山區培智學校學生們的繪畫手工作品

石景山區培智學校的融合活動

石景山區培智學校感統教室訓練設備

培智學校學生自己烤制的餅乾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