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生態文明篇之一】古生村續寫洱海保護新篇章

2017-09-22 09:47:1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古生村演出中的戲臺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葛懷宇):“大理山水畫一般,青山綠水天藍藍……太高興了,太高興了!習總書記到我家那天,我簡直像做夢一樣。大叔,我們和你一樣覺得太高興,太幸福了。真是沒有想到,習總書記會來到我們的農家小院。那天,緊緊地握著總書記的手,只覺得一股暖流涌上我心頭……”

  9月7日上午,雲南大理歷時4個月的雨季已近尾聲。細雨濛濛,遠山如黛,雲蒸霞蔚,記者踏著整潔的石板路,走進白墻灰瓦、綠樹掩映中的白族村寨——古生村。在村中心廣場的一棵大青樹下,眾多村民們撐著雨傘簇擁在戲臺前,沉醉於小白劇《習總書記到我家》表演的喜慶氛圍之中。劇中,當地説唱表演藝術家用大本曲這種白族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講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5年1月20日來到洱海邊這個白族小村寨時發生的動人故事以及這個小村寨兩年來發生的變化。

古生村古戲臺正在上演小白劇《習總書記到我家》

   古生村現有居民439戶、1800多人。説起這裡的變化,當地最早開辦客棧的村民何利成的感受最為強烈。他説:“總書記來之前,來古生村的遊客還比較少,1年的收入也就5、6萬元。2015年那一年,我家客棧的房間還沒有裝修完,當年收入在15萬左右,去年在25萬左右。去年,我就把外面的魚塘轉出去了,回來專心搞客棧。”

  今年50歲的何利成是洱海邊土生土長的白族村民,早年一直靠洱海為生,曾在湖上打魚。老何説,十幾年前,家裏收入少,生活水準低,那時洱海的環境非常好。最近十多年,確實是增收最多、生活條件改善最快的一段時期,但洱海水質也明顯變差了。多年來,政府一直在治理洱海,1996年藍藻爆發,何利成在政府動員下停止了機動船捕魚,轉而在洱海邊挖了個魚塘養魚;2003年藍藻再次爆發,養魚也被取締了。此後,何利成乾脆離開了古生村,外出承包水庫養魚,雖然辛苦,但年純收入可達30多萬元。那段時期,老何還支持兒子兒媳婦在城裏開了一家珠寶店。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一家人聚少離多,特別是考慮到老母親因不願離開村寨而長期無人照顧,2012年,還是在老何的支持下,兒子兒媳放棄了城裏經營狀況不理想的珠寶店,回到古生村開辦了村裏第一家客棧。最初幾年,因為古生村位置相對偏僻,遊客較少,客棧的經營並不理想,年收入最多時也就5到6萬元。

古生村整潔的村容村貌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訪古生村後,慕名而來的遊客成倍增加,帶動老何家客棧的收入成倍增長。2016年,老何看到了古生村發展鄉村旅遊的商機,把在外地承包的水庫養魚業務轉手他人,回村接管了客棧的經營。正當老何籌劃著大幹一場的時候,大理市政府2017年3月圍繞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質實施了“七大行動”,其中僅餐飲、客棧等經營戶就關停了1900多家。儘管老何家的客棧早在2014年就已取得了政府部門核發的所有經營資質證照,但為了配合市政府在2017年4月10日前全面關停清理洱海農家樂餐飲客棧的環境整治行動,老何還是率先關停了客棧,並主動利用停業的間歇對客棧環保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他説:“我今年增設了一個化糞池,花了4000多。生活污水經過兩個化糞池後,機器才把它吸到污水一體化處理機器裏。停業到現在我們也沒有關停過機器,一直保持正常運行。污水達到一級A標後,還是排放到污水管網裏,進入洱海前要再處理一道。我家門前的綠化都是自己義務來做,洗路至少一天一次,如果工程車來得多就兩次三次。”

  何利成家有6口人,四代同堂。夫妻兩人,上有老母親,下有兒子、兒媳和孫兒。眼下,除兒子在大理城裏上班外,一家人共同經營的客棧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客棧有10間客房,停業已經5個月了,這段時間正是洱海旅遊的旺季,一天的損失可達5000元。老何説,為了保護洱海,個人損失點不算什麼,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過,一個好消息是:在經過停業整頓和環保部門的反復審核驗收之後,何利成家的客棧已獲准在9月底重新開業,成為洱海周邊停業整頓客棧中首批重新開業的數百家證照齊全的客棧之一。

古生村早晨的集市

  洱海是中國西南雲南省大理市境內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淡水湖泊,四週高山環抱,面積256平方公里的湖面四週分佈著眾多城市、村落,其中以享有“一水繞蒼山,蒼山包古城”美稱的著名旅遊城市大理最富盛名。如今,洱海周邊城鎮鄉村常年居住著80多萬人口,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00多萬。由於水資源環境承載壓力過大,洱海曾兩度大規模爆發藍藻。大理市委副書記張勇表示,實施洱海保護“七大行動”的目的,就是要從源頭入手治理水污染問題。他説:“現在我們的截污治污工程在明年4月份全面完成,在此之前我們肯定要限制的。首先,把污染的問題解決好,第二個把發展的過程規範好。在旅遊發展規劃中,古生村也是傳統民族村落,是能夠發展民宿旅遊的,只要對洱海環境沒有危害的情況下,肯定是鼓勵發展的。”

  洱海水污染治理“七大行動”實施半年多來,洱海水環境已有明顯改善。根據有關規劃,在環洱海截污治污工程完成、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之後,政府將有序地審核批准更多合法、合規和達標的經營戶,從事鄉村旅遊餐飲、民宿客棧等經營活動。這意味著,一個“旅遊客棧想開就開,生産生活污水不知去向”的無序發展的舊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古生村洱海邊沉澱池

  古生村支部書記何橋坤説,儘管經營鄉村旅遊項目的準入門檻更高了,村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積極性依然很高。他説:“治理之後,生態環境更優美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好了,遊客來到這個地方走了之後自然還要懷念這個地方。下一步我們考慮發展鄉村旅遊。讓美麗風景把客人留下來,讓他們體驗我們的農家樂,我們的生態環境,體驗我們自己的生態食品,親自去體驗採摘。”

  當前,古生村以建設“記得住鄉愁”的中國最美鄉村為目標,規劃了發展藍圖,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今後,古生村開辦任何經營項目必須在環保上合規、達標,同時在民居建築風格、人文風貌等方面也要充分體現白族文化傳統和特色。大理市委副書記張勇説:“古生村作為中國傳統村落,對古建築的保護是放在第一位的。我們涉及到的古戲臺、古橋等,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它也結合著鄉村旅遊,改善公共基礎設施的布點。在古生村的規劃中,對傳統建築的保護、人居環境的改善、旅遊産業的發展是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考慮的。”

古生村的白族特色民居即民宿客棧

  更好的山水田園風光,自然能吸引更多中外遊客,從而為村民帶來更加豐厚的回報。如今,保護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風貌,深入挖掘白族傳統文化的底蘊,已經成為古生村保護和開發的優先選項,也成為不少村民的自覺行動。有著多年民宿客棧經營經驗的何利成如今更加看好古生村鄉村旅遊的未來。他説:“我們從小就在洱海邊長大,希望政府和市民同心協力把洱海保護好。如果,洱海水一天比一天清澈了,那麼遊客一年比一年多,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收益肯定會提高。我今年50歲,準備再幹十年,十年當中把兒子培養出來,然而交給他。”

  青山綠水間的洱海古生村,既有著令人流連忘返自然景觀,也有白墻灰瓦的白族傳統建築群,更有樸實勤勞、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白族鄉親。

  千百年來流傳的白族大本曲還在傳唱著無數有關洱海蒼山的動人故事。今天,古生村的白族人民又以實際行動續寫了洱海保護與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古生村的山水田園美景

美如畫卷的洱海遠山近景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