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傈僳族火草布——賓川縣傈僳族對話外界的彩虹符號

2017-09-27 17:46:4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祃璟琳、邱傑明):火草布是傈僳族的傳統民間技藝之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火草是西南地區箐溝和山坡上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火草最繁茂的季節。傈僳族祖先很早就發明瞭精湛的火草織布技藝並相傳至今,民間仍然流傳著“傈僳女兒不勤快,傈僳男兒無衣穿”的諺語。

  製作火草布工藝程式較為複雜,要經過割火草、焐火草、捻線、晾曬、理線、漂洗、布織樁、紡織等20多個環節,每個環節有其不同的工藝要求。傈僳婦女們將採來的野生火草葉片洗凈、稍焐,剝下葉背面白色纖維層,搓成線、繞成團,叫火草線。織好火草布後的傈僳族婦女們會根據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在火草布上染上各種顏色,繡上美麗的花紋,做成帶有彩虹一般圖案的服飾。在雲南省大理州的寶豐寺自然村的傈僳族聚居村寨,火草布不僅是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也日漸成為當地傈僳族人脫貧致富的技藝之一。

  今年46歲的傈僳族婦女羅富花從小傳承了祖輩的火草布製作技藝,並讓在外求學的女兒海慧珍從昆明回到家鄉一起依靠火草布技藝創業創收。母女倆於今年1月成立了賓川縣織女情傈僳族火草布製作有限公司,帶動村民紡織火草布,為每家織戶增加1.5萬-2萬的收入。羅富花説,火草布的紅色是代表我們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如意,青色是代表一年四季清凈平安,白色是代表我們傈僳族尊敬老祖先。隨著時代的變遷,傈僳族人在火草布的製作材料加入了一些現代元素,這項傳統技藝的傳承和推廣也面臨著各種觀念的衝擊。

  今年23歲的海慧珍就謀劃著在不久的將來開設網店銷售自家的火草布工藝品,而媽媽則希望女兒在對火草布製品的設計改良中不失傳統的花樣元素。母女倆也時常為火草布的設計和銷售方式産生分歧。正是在這種充滿溫情的碰撞中,火草布慢慢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成為賓川傈僳族對話外界的一個彩色符號。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