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網絡走入尋常百姓家是大國崛起的最好見證

2017-09-30 16:33:0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改革·印記1200x300(1)

  當前互聯網與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比如滴滴打車、在線學習、網上預約等都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成了幸福生活的“標配”。其實回想起與網絡結緣,也是記憶猶新,超級有料。

  最開始接觸網絡,還是大學時候的電腦課。老家屬於貧困縣,高中時候説是電腦課,其實就看不到幾臺電腦,更別説操作了,故而可以忽略不計。大學時候有機房,一節課90分鐘。但尷尬的是,跟城市裏的孩子不一樣,面對著電腦我竟然什麼都不會做。不會開機關機,連打字都不會。

  上了幾節課,會用兩個指頭敲一些簡單的字了。那個時候QQ最流行,聊天交友尤為火熱。舍友幫忙申請了個QQ號碼,費了老大勁登陸上了,可打字又頻頻出醜。不僅聊天速度跟不上,甚至在回答“你哪個學院?”問題時,不知道怎麼打字竟然打出了“我是政法委”,對方當即消失不再。

  太笨了,所以大學幾年同學們泡網吧叫我多次一次都沒去。其實也不是不想去,就是覺得不敢去,不好意思出醜。最後頻繁接觸網絡,還是被逼的。那是考研究生調劑,沒辦法只能去網上查找各學校調劑信息,通過網上收發信息。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學會了首發電子郵件,打字快了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作者老家位於盧氏縣東門鎮張麻村,幾年前農村也建起了淘寶店 攝影:楊飛

  作者老家位於盧氏縣東門鎮張麻村,幾年前農村也建起了淘寶店 攝影:楊飛

  讀研究生期間,宿舍就有網絡,買了電腦,這下子和網絡接觸更多了。學會了網上查資料,也知道網上如何下載電影,還學會了網上購物,才發覺互聯網的世界竟然是這麼地豐富多彩。及至到了現在,幾乎天天都跟網絡生活在一起。只要一會沒有網絡,就感覺渾身特不自在,像是丟了什麼。

  可以説,互聯網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她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規模佔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隨著第三批3萬個行政村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深入推進,“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全國98%行政村通光纖的目標也將提前實現。

  再加上提速降費,現今的網絡越來越普及。回到老家,就能搜到附近很多無線網。我們老家還是在偏遠的郊區,互聯網發展的速度和廣度由此可見一斑。其實,這背後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快速發展,折射出老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更是大國崛起的最好見證。可以想像,隨著互聯網不斷普及,網絡惠民仍將精彩綻放。(文/楊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