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地質人張天友: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地球醫生”

2017-11-16 10:30:5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_副本

張天友在工作 攝影:杜軍帥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杜軍帥):他參加過5·12汶川大地震應急搶險,徒步進山蒐集災區一手地質資料;他在暴雨中連夜勘察山體,組織撤離400多名山體滑坡危險區的群眾;他頂著烈日解決村民用水問題,一個月找出近200個適合打井取水的地點······他就是重慶市地勘局607地質隊的副總工程師張天友。

  曾被不理解的民眾説是“神經病”

  在眾多頭銜中,張天友最看重的是重慶市地質災害救援第四應急分隊的技術總指揮。“我們的工作是對地質災害進行分析,做出預判,布署處置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張天友介紹説。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通往災區的道路全部中斷,張天友徒步進入震區的龍門山,為防範次生災害和災後重建蒐集一手地質資料。2014年,張天友擔任重慶奉節“8.31”特大暴雨抗洪搶險救災總指揮,他及時處置災情,確保了637名村民的生命及財産安全。

  “處置的問題多了,總會有不被理解的時候,有一次我還被人説是神經病”,張天友説。

  2016年,重慶市奉節縣五馬鎮廠河壩場鎮因持續暴雨存在山體滑坡隱患。張天友在暴雨中連夜組織村民撤離,有一位老人不相信有山體滑坡的危險,“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哪有危險?你們就是神經病”,老人又哭又鬧不配合撤離。張天友只能耐心做思想工作,最終老人同意撤離。當晚400多名村民及時撤出了滑坡危險區。

  一個月找到近200個打井取水點

  2006年夏天,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襲擊了川渝大地。受旱災影響,重慶多地群眾飲水困難。張天友頂著烈日,幫村民尋找適合打井取水的地方,“我是學地質的,我知道在哪打井容易找到水”。

  一個月的時間,張天友和同事就找到了近200個適合打井取水的地方。“我們是不收錢的,免費給老鄉幫忙。早出晚歸,餓了就在老鄉家吃頓飯”,張天友説。

  為解決群眾用水問題,重慶市啟動岩溶石山項目,張天友又先後指導了彭水縣、城口縣、武隆區等岩溶石山地區的找水工程。

  當好“地球醫生”就要不斷學習

  搶險救災,處置地質災害;土壤污染研究,提出解決方案;水文地質調查,為城市規劃護航······張天友笑稱,地質人就是“地球醫生”。

  張天友1989年參加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20余個大型重點項目,其中“黃花園大橋石板坡立交橋NB匝道邊坡勘察”項目獲得了省部級優秀勘察二等獎。他主持審查的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工程》、《中化重慶涪陵化工20萬噸合成氨項目天然氣輸氣管道南岸浦長江穿越隧道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等均獲得重慶市建委頒發的優秀勘察二等獎。

  對於這些成就,張天友表示自己還要繼續學習,“想要做好地質工作,就得學好相關領域的知識,例如化工領域、建築領域等”。

  張天友説他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業餘時間喜歡看書。而已經擁有正高級水工環工程師職稱的他最近又有了新的目標,“我自學過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等相關知識,正計劃著參加註冊結構工程師的考試”。

標簽:大國工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