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科技制種幫助廣東連山貧困戶快速脫貧

2017-12-13 14:17:5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正在發芽中的雜交稻種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捷):“原來種稻子,全家七畝地,每年收入七八千元。現在承包了50畝地搞制種,每年能掙差不多十二萬,很快就脫貧了嘛。”廣東省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中陽村的貧困戶周海明高興地介紹著家庭收入的變化。老週口中的制種到底是什麼項目,能夠讓他如此快速地脫貧?

  和生産普通食用水稻相比,生産雜交水稻的種子每畝産值要高上四五倍。因此,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扶貧辦提供專項扶貧經費用於購買制種所需的種子和農資,連山農業科學研究所提供制種種子和制種技術指導,農豐良種生産合作社組織貧困戶參與制種,就這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憑藉自身在雜交水稻育種方面積累下的經驗,採用政府+科研機構+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之路。談到最初為何會選擇科技扶貧這條路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扶貧辦主任韋士照介紹説,“科技扶貧模式從2013年-2015年就提出來了。因為我們連山是傳統農業大縣,所以我們連山農科所從七幾年就開始搞育種工作。育種工作收入比較高,成效比較好,所以我們通過鼓勵貧困戶制種,也就是科技扶貧的一種模式,這樣去推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李啟標介紹説,品質、産量、抗性三方面因素決定了一種水稻的品質。但自然界並沒有同時具備品質高、産量大、抗性強等特點的“完美”水稻品種。連山農業科學研究所,選取獲得清遠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吉田A作為母本,和結合了4000多種自然原株優點的父本進行反復多次雜交改良,研製出了吉優628、吉優8號、吉田優華佔、吉田優622、吉田優701、吉田優16等六個優良品種。

  但是,生産雜交水稻的種子和生産普通食用水稻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播種時機、田間管理、除雜、授粉等等環節蘊含了很多門道。如何能夠讓一直種植食用水稻的貧困戶掌握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産方法呢?連山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園藝師李啟標介紹説,“我們每年要制一個品種,都要辦兩到三個培訓班。在種之前我們就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犁田。父本和母本在不同時期播種。什麼時間播種,我們把表列出來。管理期我們也要進行培訓。我們要帶他們到田裏進行實習。在抽穗的時候,這個時候是關鍵時期,我們也要進行培訓。”

  有了政府扶貧資金的幫扶,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技術支持,農豐良種生産合作社大膽組織貧困戶開展制種工作。合作社負責人禤禮明介紹説,“合作社成立於五六年前,在農科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我們合作社同廣東金稻公司和海鼎公司搞制種,每年承擔一些任務給我們。目前參與制種的有77戶,制種1000多畝地,其中貧困戶有4戶。”

  周海明就是參與制種的4個貧困戶中的一個。在參加制種工作前,老周種植食用水稻。全家六口人七畝地,每年總收入14000元左右。除去生産成本,一年的利潤也就七八千塊。再養些魚,種些菜。全家年收入也只有一萬多塊。按照廣東省人均年收入4000元的貧困標準,老週一家是個徹徹底底的貧困戶。在政府扶貧資金的幫扶下,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農豐良種生産合作社的組織下,老周從去年開始參加制種工作。談到制種給生活帶來的改變,老周滔滔不絕:“制種今年種了50畝,有一萬五千斤。産值應該有16萬。除去生産成本外,收入大概有12萬。現在的生活水準算是可以了嘛,脫貧了嘛。如果不搞科技制種,原來全家收入才一萬多塊,怎麼生活?全靠他們的技術好。沒有技術的話,我們也沒辦法開展科技制種種植。現在如果沒有什麼項目搞的話,很難脫貧的。上了這個項目科技制種的話,脫貧就會快一點。”

  

稻穀計數器

  

雜交水稻實驗樣本

  

育種箱中的雜交稻種

  

雜交水稻制種試驗田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