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和以色列舞團首次在耶路撒冷聯袂表演當代舞《共·生》

2018-01-17 09:15:4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中以當代舞團聯袂呈現《共·生》。(攝影顏旭)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 顏旭):16日晚,中國和以色列舞蹈團首次在耶路撒冷聯袂表演了當代舞《共·生》,受到了以色列觀眾的熱烈歡迎。這部作品是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和北京第三屆“新舞蹈”藝術節的優秀作品,也是中以兩國舞蹈團的首次合作作品。

  雖然耶路撒冷的夜晚比較寒冷,但是16日晚上,耶路撒冷劇院卻坐滿了熱愛藝術的以色列觀眾,他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中以兩國14名舞蹈者帶來的當代舞蹈《共·生》。這部作品由以色列藝術家阿亞爾編舞,北京9當代舞團與以色列SOL舞團聯袂呈現,舞蹈的靈感來自西安兵馬俑。舞蹈中,中以兩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明快的當代生活相交織,體現了不同文明的和諧共存。

  伴隨著激越的鼓點、強勁的節奏,舞蹈者們時而糾纏扭打,時而如癡如醉,時而慷慨陳詞,時而靜默無聲。而當遠處傳來似有若無的古琴聲,一名舞者緩緩戴上了兵馬俑的面具,和周圍的當代青年共同起舞。

  舞蹈的最後,一名以色列男青年在沙灘上獨自扭動,其餘的舞者緩緩退到幕後,仿佛歷史在慢慢沉澱。燈光熄滅後,觀眾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口哨聲。

一名舞者高舉秦俑的面具。(攝影孫伶俐)

  一名正在清華大學讀博士的以色列女孩裴潔思説,表演太精彩了:“這個(表演)特別精彩,特別有意思。跟中國的傳統、西安的傳統有關係,而且由幾名中國人和幾名以色列人在一起共同表演,非常精彩。”

  60歲的歐萊斯説,他的女兒就是臺上的一名舞蹈者,他為女兒感到驕傲:“我覺得表演非常讓人驚喜,我女兒就是舞蹈者之一,對於她創作的文化作品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知道她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當你看到這個舞蹈時,你會意識到要麼選擇文化共融,要麼選擇暴力,我很高興他們選擇了文化的部分。”

  希伯來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世洲表示,現代舞比較抽象,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自己對舞蹈的獨特理解:“那些舞者的表演以及在各種形態下面表現出來的感受,比如在集體中的受壓抑,個體狀態下掙扎的情況,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在中國的舞者已經很嫺熟地跟國際的舞者融合在一起,能表現出一種共同認可的情感,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思的。”

  編舞者阿亞爾表示,中國古城西安給了他創作靈感,他希望表現世界和諧共存的主題。以色列當代舞團以前從來沒有和中國舞者合作過,所以他想嘗試一下,他對中國舞者的表現很滿意:“這個舞蹈的含義就是共同生存,一起工作,共同合作,世界上的人們應該和平共處,傳播和平、和諧、人性。這部作品的希伯來語名字DU-K,意思就是合作、共生。我以前從沒見過中國舞者和以色列舞者一起跳舞,現在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中國舞蹈演員非常強,對編舞和動作都很用心,舞技精湛,非常棒,他們都是很好的學生。”

當代舞《共·生》。(攝影顏旭)

  北京9當代舞團的舞蹈演員詹驪表示,這部作品去年在國內表演時就受到了西安和北京觀眾的歡迎,而以色列觀眾的熱情更讓她感到驚喜。中國舞者和以色列舞者的合作也十分愉快。詹驪説:“舞者們雙方都接受得很快,特別友好的工作過程。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彌補,交換彼此的文化。共生就是説人的很多共同方面,雖然他們是以色列人,我們是中國人,一個是以色列文化,一個是中國文化,但是還是有很多共通點的。友情是世界上共通的東西,裏面還有很多,比如微笑、唱歌,很多人類共同的基本的情緒或者是一些感動在裏面。觀眾還挺多的,而且他們非常熱情,最後一直在鼓掌,我們一直在鞠躬,感覺以色列觀眾特別棒。”

  未來幾天,當代舞《共·生》還將在以色列其他城市表演3場。

舞者戴上了秦俑的面具。(攝影顏旭)

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攝影孫伶俐)

沙灘上的以色列青年。(攝影顏旭)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